期刊首页 在线期刊 专题

专题

煤矿安全高效发展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赵浩
    2019, 39(4): 20-24.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等新时代发展理念,新时代既给露天煤矿企业带来机遇又带来新的挑战,如何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是当前露天煤矿企业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阐述了我国露天煤矿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今后露天采煤的发展趋势,并结合目前露天煤矿发展面临的土地、环保、矿权、设备国产化、安全生产等问题,提出相关建议措施,促进露天煤矿绿色、安全、高效发展。
  • 程蕾
    2019, 39(4): 10-14.
    能源安全是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稳定的重要保障。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能源安全的概念从稳定供应逐步扩展为可获取、可承受、可持续等多个维度。在新的国际发展形势下,中国的能源安全面临着低碳发展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带来的能源可获取和可负担、艰巨的碳减排责任带来的能源可持续等挑战。梳理了能源安全内涵的演变历程,进一步在深入阐述全球能源格局新变化的基础上,分析中国能源安全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认为只有立足中国的能源结构现状,在可以清洁高效利用煤炭,且CCUS、CCS技术逐步成为可负担得起的技术背景下,煤炭仍将在中国能源渐近转型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保障安全作用。
  • 马汉鹏
    2019, 39(4): 37-41.
    在分析我国煤炭行业从业人员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从业人员安全素质范畴和相关影响因素,提出人的安全现代化是减少事故的根本因素、安全培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增强安全培训动力的关键、从业人员信用建设是保障安全素质提升的有效手段、安全培训教师、教材、基地建设是实现素质效能提升的基础等有关措施建议。
  • 张景钢, 项小娟, 冯聿廷
    2019, 39(4): 32-36.
    为了更好执行煤矿所规定的各项安全制度,控制企业安全隐患,杜绝各类安全违章现象,切实做好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保障员工人身安全,降低事故发生率及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探讨了KPI原理应用煤矿管理体系的意义与实用性,研究了煤矿安全管理的现状,运用了AHP方法、SEM模型、专家打分法及主观分析法,以KPI绩效考核为基础,结合煤炭企业实际情况探索和构建了企业安全管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结果表明,该研究有利于构建更完善的企业安全管理文化体系,加强企业安全管理力度,提高煤炭企业安全水平和工作效率。
  • 张鸽
    2019, 39(4): 25-31.
    煤矿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和职业病属于加强管理和加大投入就可以减轻或避免的人文灾害。为改进政府监管方式、提高煤矿企业职业安全健康投入效率,根据企业职业安全健康投入动机建立主动投入模型和被动投入模型,进而分别建立企业职业安全健康投入理想边界模型和次优边界模型,前者是满足可接受风险条件下追求总投入最小,后者是主动投入一定时追求期望风险最小。结果表明:无论实现哪种边界,政府和企业都应当科学研判职业安全健康危害因素、统筹选用交易因素、充分激励人的因素、加快完善制度因素,以最优投入策略组合最大程度降低煤矿劳动者职业安全健康风险。
  • 胡炳南, 张鹏, 张风达
    2019, 39(4): 4-9.
    回顾了我国煤矿安全高效生产取得的成效,2018年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减到0.093,我国原国有重点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95.95%,原煤生产效率大幅提升。系统总结了我国煤矿安全高效发展在科技进步引领、集约化布局、法规政策导向、灾害探查监控预警、安全保障体系等方面的主要实践。深入剖析了现阶段存在的管理理念落后、复合动力灾害严重、安全高效矿井发展不平衡、整体专业人才严重匮乏、职业健康危害日益凸显等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我国煤矿安全高效生产水平的发展对策。
  • 刘海滨, 毛善君, 刘浩
    2019, 39(4): 15-21.
    智能煤矿建设是实现煤炭工业稳步和安全发展的必由之路,智能煤矿建设需要煤矿进行管理创新和流程优化。根据智能煤矿的内涵及建设目标,从煤矿组织结构、安全管理、生产和销售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成本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分析智能煤矿建设对煤矿管理流程、任务和活动的影响,探讨可能发生的管理变革,并提出满足智能煤矿运作的管理理念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