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导论

  • 崔涛
    2020,40(3): 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能源经济

  • 程婉静,李俊杰,刘欢,田亚峻
    2020,40(3): 4-1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氢能被誉为21世纪的“终极能源”,是一种清洁的二次能源。2019年氢能首次写入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凸显了发展氢能产业的重要性。中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结构决定了在一定时期内以煤炭作为主要的氢能原料的地位不会改变。采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方法,研究以上游产业链的煤气化制氢、煤热解制氢为起点,结合中游产业链的气氢和液氢运输等不同储运方式,到下游产业链的加氢站,得到煤制氢产业链生命周期成本,通过比较可知,以煤为原料制氢具有明显的经济性优势,但生命周期环境影响所带来的外部成本也不容忽视,为综合评价以煤制氢技术发展氢能产业链的可持续性提供理论依据。
  • 宁晖,周文文
    2020,40(3): 12-1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从研究煤炭价格序列自身变化规律的角度,提出基于滚动时间窗的[ε-SVR]预测模型,通过数据重构获得输入与输出样本,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更新滚动时间窗的数据内容,从而建立动态的[ε-SVR]模型预测最新时点的煤炭价格。将此模型应用于秦皇岛港5 500 kcal混煤价格的预测,分别进行了1期、3期、6期、9期及12期的价格预测,所有预测结果的平均误差值不超过3%,可见预测精度较高,预测效果良好。而且此模型数据获取简单、计算灵活方便,可应用于煤炭价格等非平稳时间序列的预测问题中,其结果可以为相关企业决策者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支持。
  • 罗伟,
    2020,40(3): 19-2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煤炭和电力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构成,二者作为产业链的上游产业,价格波动会对下游产业部门和经济造成较大的影响。在对相关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分别研究了煤炭、电力和煤电的传导路径,在此基础上,应用投入产出方法对煤炭、电力和煤电价格的波动对经济的影响进行测度,据此提出了相关建议。
  • 曹凤超
    2020,40(3): 25-2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进行定量分析,将煤炭产业、资本投入、金融深化程度、劳动力数量、科技投入、人力资本、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产业结构8个因素作为解释变量,分析其对区域经济效率产生的作用。研究得出:煤炭产业和资本投入对内蒙古区域经济效率的提升有阻碍作用,而产业结构、金融深化、人力资本、科技投入等对区域经济效率的提升作用虽未正向但不显著,表明内蒙古未来的产业转型中仍需加强科技投入,引进技术人才,加强金融深化发展,以促进创新发展来推动区域经济效率的改善。
  • 发展论坛

  • 刘满芝,陈芝芝,黄晓蓉
    2020,40(3): 30-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福利视角,提出煤炭产业经济、安全和环境绩效的构念,从去产能政策视角,构建SC—SCP(外部冲击—产业特征—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产业绩效)分析范式对煤炭产业绩效的形成机理进行探讨,并运用联立方程模型方法展开验证。结果显示:①产业特征会对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产业绩效产生直接影响,并且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产业绩效之间存在动态交互影响。市场结构会对市场行为产生正向影响,市场行为影响产业绩效,而产业绩效的提升也会给市场结构的提升带来正向促进作用;②去产能政策对煤炭市场行为和绩效产生直接正向影响,进而对煤炭市场结构产生影响;③产业资本密集度会提升煤炭产业经济绩效、安全绩效和环境绩效水平。针对煤炭产业提升自我调节能力和提高产业集中度,建议采取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等措施提升经济绩效、安全绩效和环境绩效的协同发展。
  • 张熙霖
    2020,40(3): 41-4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保障东北地区煤炭、电力和热力的稳定供应是我国能源政策和经济发展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在考察东北地区多家燃煤电厂的基础上,对电厂近年出现大面积亏损的产业环境及多种因素作出深度分析,分别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东北地区火电扭亏脱困政策建议和具体举措:政策建议集中于电力交易体制改革、煤电联营和区域整合方面,企业举措包括市场拓展、技术改造、燃料管理、提质增效等,为东北振兴战略实施及能源供应安全提供决策参考。
  • 王怡源,于灏,袁宝伦,王晨
    2020,40(3): 47-5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煤炭行业现存问题的广泛横向关联性和深度纵向交叉性,决定了煤炭行业协同创新呈现参与主体和协同模式多样化的“全要素”特征,使得影响煤炭行业协同创新的因素类别增多,因此,影响因素的类别遴选和作用机理分析显得至关重要。首先,基于泛行业协同创新影响因素类别和创新成果评价的先行研究,分析煤炭行业协同创新的过程阶段,构建煤炭行业协同创新的“金字塔螺旋”运行过程模型,提出以过程阶段为影响因素遴选依据的理论主张;然后,基于各个过程阶段的不同任务目标和运行内容,构建了煤炭行业协同创新影响因素的关联关系模型,分析各个过程阶段的影响因素类别,并实证分析了影响因素类别的作用机理,进而提出相应的控制机制。
  • 赵富礼,张丽华
    2020,40(3): 55-6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山西省煤炭行业面临转型发展为背景,实地调研相关企业与金融机构,分析金融支持煤炭行业科技创新发展的影响机理和存在问题,并利用2014—2017年山西省7大煤炭企业数据,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实证研究,表明金融和科技投入对煤炭企业发展作用明显,但山西省对煤炭行业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力度较弱、科技创新投入不足,因此企业需要提升金融资源利用效率和科技创新投入力度,金融机构提供多元的金融产品服务和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管,政府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和财政扶持力度,共同推动山西省煤炭行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
  • 曲洋
    2020,40(3): 62-6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系统分析了煤炭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发展国际化业务进程中的主要优势因素、劣势因素、机会因素和威胁因素,基于SWOT分析提出了煤炭规划院国际化业务发展战略:构建国际化人才优秀团队,拓展业务范围,增强国际竞争力,建立与国际化经营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强化科学管理及风险防范,开拓国际视野,拓宽国际业务渠道,强化与其他类智库间合作共赢。
  • 企业管理

  • 缪敏
    2020,40(3): 66-7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压力,如何构建能高效制定战略决策的高管团队以提高经济价值,是煤炭企业在发展中的重难点。选取 2009—2018年我国煤炭行业的上市企业数据为研究对象,对高层管理团队异质性与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入盈余管理分析盈余管理对高管团队异质性与财务绩效之间关联性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高管团队高年龄异质性和低任期异质性能对财务绩效产生正面影响,并且企业盈余管理行为可以增强高管团队异质性对财务绩效的影响。最后,对我国煤炭企业构建高管团队提出了相应建议。
  • 鲍晴,苏莹莹
    2020,40(3): 73-7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从合规管理、风险控制的视域出发,就煤电企业面临的进口煤炭采购风险,梳理出政策风险、商业风险、财务风险、经营风险,结合企业实践和实证分析,从走专业化、规范化、信息化道路,优化采购策略、提升市场话语权,落实全过程风险把控,发挥财务管理主观能动性等角度提出风险应对策略,以期对进口煤炭采购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 孔令武,俞大海,孙春芳
    2020,40(3): 78-8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智能开采等技术在煤矿企业的广泛应用,煤炭企业培训面临着从传授知识到解决问题的新挑战。以中煤新集公司企业培训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引入互联网时代的精益敏捷和“互联网+企业大学”的思想,探讨并设计了适用于大型煤炭企业的新集大学培训模式,以期通过该模式的运行提升中煤新集公司的培训效率和效果,并为其他大型煤炭企业探索创新培训模式提供参考和借鉴。
  • 秦立宁
    2020,40(3): 84-8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灵魂,渗透在企业一切活动之中,在企业管理和战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阐述企业文化的内涵与作用,分析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关系,研究企业文化在对煤炭企业管理中的战略定位,据此提出了明确煤炭企业文化战略定位的措施,为煤炭企业文化建设提供思路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