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能源发展 参观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
由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政府和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主办的“2013煤制天然气战略发展(克什克腾)高层论坛”于9月23-25日在赤峰克什克腾旗召开。
内蒙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和中国化工信息中心相关领导出席会议。会议得到国家科技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化工学会、国家发改委能源所、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大唐国际克什克腾煤制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赛鼎工程有限公司等单位大力支持。来自国家发改委能源所、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大唐国际、中石油、五环工程、赛鼎工程、华西化工、德国泽玛克清洁能源技术等十几位行业权威专家、领军企业高层嘉宾从战略、产业、技术、市场等各个方面对煤制天然气行业进行深入的研讨和交流。大约有200个来自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代表到会。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副李中在会上致辞中指出,从产业角度看,煤制天然气作为资源、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项目建设需要较多的外部配套支持条件,需要综合考量煤炭开采与转化、水资源保障、技术集成与优化,配套天然气管网建设等,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必须在国家能源规划指导下统筹考虑、合理布局。而近年来国家批准的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的建设运行情况,将为产业未来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因此,本届大会特设立在赤峰克什克腾旗,在当前煤制天然气产业发展的重要节点时期,回顾和总结我国第一套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大唐国际克什克腾40亿立方米/ 年煤制天然气项目的投建和运营情况,为我国煤制天然气产业发展获得宝贵的实践信息。
会议研讨了当前国内外能源现状与趋势,对我国发展煤制天然气的战略统筹布局及产业政策趋势等进行了解读,并对当前关心的煤制天然气产业链规划、基地建设及园区化发展思路;以及煤制天然气关键技术、工程建设、天然气输送管网现状及规划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充分研讨。
代表还到大唐国际克什克腾40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基地进行了参观。记者利用开会间隙还对克什克腾旗工业园区办公室李志春进行了采访。他告诉记者,该项目是我国第一个被国家发改委 核准批复的煤制天然气项目。目前,一期13.3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已具备向北京暑期的条件,2013年10月将开通到北京的全部管线,届时,北京就可用上来自克什克腾的煤制天然气。之所以选择克什克腾旗,主要有以下三大基础:一是克什克腾旗环境容量大,水资源丰富,有三大水系,每年地表水可达7.4亿立方米;二是离大唐在锡林郭勒的胜利煤田东二号矿距离近,只有150公里的运距;三是离目标市场近,克什克腾离北京的直线距离才500公里,离天津等渤海经济圈城市也很近。大唐国际克什克腾40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采用碎煤加压气化工艺,该工艺的气化能源转化率高,合成气中甲烷含量高,副产品丰富,有焦油、中油、粗粉、氨等。对这些副产品通过同期上的精细化工项目可以进一步深加工,并且产生的废渣、废气可以循环利用,并采用国内最先进的水处理工艺达到了整体气化用水的零排放。参观中,记者和代表们都发现,大唐国际克什克腾煤制天然气项目体现了一个大企业的社会责任心,中水处理后非常清澈。他们在环保上的投资占总投资的10%左右。现在正在考虑的是如何进行二氧化碳的减排。
在煤炭的各种清洁转化利用方式中,煤制天然气的转化能量效率是唯一超过50%的利用方式;煤制天然气单位热值水耗基本上只相当于煤制油的1/2,相当于煤制甲醇、二甲醚的1/4,煤制天然气项目与其他煤化工项目比较,耗水量最低,这对于我国西部缺水富煤地区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优势条件。在国内天然气产业快速发展、市场需求量迅速增长的今天,发展煤制天然气比其他煤化工路线更具特殊意义。
煤制天然气是资源、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项目建设需要的外部配套支持条件较多,不仅涉及煤炭开采与转化、水资源保障、技术的集成与优化,还需要配套建设天然气管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必须在国家能源规划指导下统筹考虑、合理布局。可以预见,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的运行情况将是未来政策走势的关键,示范项目的经济性、环保性、产业拉动等将为后续国家对于煤制天然气产业的相关政策制定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对企业而言,抓住国家政策动向与产业发展思路,才能避免盲目投资,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发布日期:2013-10-09
浏览:
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