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全国优秀科技期刊
- 中国煤炭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T2)
- 中国地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T2)
-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B+)
-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全文收录
-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期刊
-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 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二期)集群(集团)化
试点项目入选期刊

近日,东北地区发电采暖用煤中长期合同全覆盖集中签约仪式在京举行,合同涉及国内主要煤炭生产企业、保供煤矿和东北地区重点发电供热企业。这表明冬储前政策继续护航民生用煤,相关部门将力推政策及时落地。
从政策导向来看,目前的重要方向是进一步发挥煤电长协作为市场“压舱石”的作用,对重点的民生刚需用煤环节进行全面保障,四季度的煤电中长协合同补签工作还在进行中。除了此次东北地区集中补签外,9月中旬,内蒙古多家企业与电力企业已签订约423万吨的煤电中长期合同量。
今年以来,煤市热度不减,供应偏紧需求旺盛,价格不断上涨,以至于在传统煤炭消费淡季,产地和港口动力煤现货价格涨幅明显,甚至出现“一煤难求”。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从煤电长协全覆盖、电厂库存制度要求再到四季度煤电中长协合同补签工作推进,无疑彰显了相关部门在综合权衡经济社会的承受能力基础上的保供稳价决心。
煤炭市场化进程已走过十几年,成果不小,但也有难题待解。例如,上下游市场化程度不同带来的价格传导矛盾难以完全疏解,尤其是在电煤和取暖用煤领域。因此,此次政策重点保障电煤和取暖用煤也在情理之中。
其实,煤炭行业和电力行业高度关联与依存,在煤价大幅波动过程中,真正获益的只有少数市场主体。从长远看,煤炭市场健康平稳运行才更有利于上下游各个环节。经历市场起伏波折,上下游行业都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中长期合同制度是维护煤炭市场和煤炭经济运行的“压舱石”。中长期协议是国内外商品领域普遍使用的一种贸易方式,其核心在于交易双方的互保关系,这种互保关系既是在供需一方强势时对另一方的保障,也是未来供需关系反转时对自身风险的防护,最终实现行业整体持续健康发展。
从煤电长协近年来的运行情况看,如何建立完善的价格平衡机制及如何规范合同履约都是需要关注的。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策层面的引导,也需要上下游行业的群策群力(摘自:中国煤炭网)。
刊名:《煤炭经济研究》
创刊时间:1981年(月刊)
主管单位: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
主 编:魏一鸣
副主编:张金锁 汪文生 林柏强 李 政
梁敦仕 欧 凯
执行主编:朱拴成
执行副主编:李修东
编辑部主任:柳 妮
责任编辑:李修东 柳 妮
刘萌萌 薛国春
ISSN:1002-9605
CN:11-1038/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