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导论

  • 孙华平
    2023,43(8): 1-1.
    摘要 ( ) PDF ( 209KB ) ( ) 可视化 收藏
  • 能源经济

  • 王妍, 倪坤, 王晨
    2023,43(8): 4-12.
    摘要 ( ) PDF ( 41698KB )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世界煤炭资源以及2000年以来世界煤炭生产、消费、贸易等基本情况和变化趋势,得出结论:世界经济增速、区域经济发展与煤炭市场高度相关。随着世界经济增速总体放缓,亚太地区成为世界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世界煤炭生产、消费和贸易中心加速向亚太地区转移。未来,世界经济预期向好将利好市场,世界煤炭消费需求仍将处于高位,煤炭供需进入紧平衡状态,世界煤炭市场格局加速重塑,区域化市场进一步形成。
  • 贾固疆, 刘凌云
    2023,43(8): 13-22.
    摘要 ( ) PDF ( 10204KB ) ( ) 可视化 收藏
    火力发电量与煤炭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二者具有显著的联动变化特征。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理论,建立火力发电和煤炭价格的状态空间模型,分析中国2004—2017年间二者的函数关系。结果表明,二者互为因果关系,煤炭价格波动引发了火力发电的不稳定性,但火力发电量也存在着对煤炭价格的抑制作用,可以相互基于对方变化情况进行预测。建议政府进一步推动煤电一体化改革,完善煤电价格形成机制,加强煤炭市场体系建设,推进以火力发电计划量为基准的煤炭价格预测预警体系的建立。
  • 林芳竹, 王蓉
    2023,43(8): 23-32.
    摘要 ( ) PDF ( 1856KB )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我国2010—2021年间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2013年末中国开展的7个省市碳排放交易试点城市的试点企业为准自然实验,对碳排放交易实施前后数据采用三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探索碳排放交易对企业绿色投资的影响效果,兼论碳排放交易对不同试点企业类型绿色投资的关系。研究发现:① 碳排放交易对企业绿色投资具有积极的正向作用;② 碳排放交易对不同所有制类型和经营状况的企业绿色投资具有异质性,在碳排放交易的影响下,发展水平对绿色投资具有调节作用;③ 碳排放交易对不同类型的企业绿色投资的效果不同。根据相应实验结果,提出对策建议,为中国启动碳排放交易提供经验支持。
  • 发展论坛

  • 杜雯静, 王天日
    2023,43(8): 33-41.
    摘要 ( ) PDF ( 12763KB ) ( ) 可视化 收藏
    清洁开采是解决煤炭开采环境问题及实现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受到原有技术路径锁定、企业创新惰性等因素的制约,企业缺乏推广该项技术的积极性。为提高煤炭企业执行清洁开采技术的积极性,促使煤炭企业走上清洁开采的路径,首先建立了煤炭企业与政府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各均衡点所对应的雅可比矩阵的特征值,探讨双方主体在动态博弈后的稳定策略。利用Matlab数值仿真分析系统,达到最优策略状态的影响因素。最后结合分析结果,为推进清洁开采技术提出建议。
  • 杨琛, 翟国徽
    2023,43(8): 42-47.
    摘要 ( ) PDF ( 4464KB )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研究我国矿区生态保护修复案例,运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综合分析法,利用ArcGIS软件,以省域为单元,计算全国年碳排放量数据,并构建生态系统服务和权衡的综合评估模型,直观体现并论证生态修复对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矿区破坏会造成碳库损毁,保护修复工作对于整体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起到关键性作用。因此,通过边采边复、植被重建、土壤重构等工程措施,从“资源-资产-资本”视角,以推行市场化运作、科学化治理的模式,积极探索矿山生态修复,对恢复矿山生态系统,巩固和发展碳汇起着积极作用,是实现矿区绿色低碳发展的有效路径。
  • 田晶晶, 朱炬兵, 贾卓夫
    2023,43(8): 48-51.
    摘要 ( ) PDF ( 1058KB ) ( ) 可视化 收藏
    从中央企业在高质量发展中的使命担当入手,着眼于产业基金的特色功能,阐释了央企运作产业基金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对央企产业基金的政策环境、运行机制进行深入剖析,结合其发展实际和存在问题,提出央企产业基金助推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以及运行保障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央企产业基金能够从支持科技创新、产业控制、产业安全支撑等方面全面提高央企在高质量发展要求下的产业竞争力。
  • 周敏
    2023,43(8): 52-59.
    摘要 ( ) PDF ( 2253KB ) ( ) 可视化 收藏
    立足全球能源格局和当前我国“双碳”政策背景,梳理《BP2023年全球能源年鉴数据》,分析我国当前能源的总体消费情况以及2000年以来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和消费结构的变化。数据分析表明,虽然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在下降,但随着新能源大规模发展以及保障能源电力安全稳定的现实需要,我国煤炭消费总量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仍将保持稳定增长趋势。通过研究《中国能源展望2060》的相关数据,结合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的具体情况,分析得出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量、煤炭消费总量、煤炭供给总量、煤炭按照用途分类的消费量以及煤电发展等在2025年、2030年碳达峰,2035年、2050年和2060年碳中和这几个关键时点上的用量。最后,结合煤炭行业清洁、低碳、高效和数字化的发展趋势,给出煤炭行业转型发展的建议。
  • 能源与环境

  • 张左敏暘, 冯鲍, 方舒
    2023,43(8): 60-65.
    摘要 ( ) PDF ( 1108KB ) ( ) 可视化 收藏
    以5G通信、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技术正在重塑工业产业的发展格局,而与此同时,绿色发展的理念又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共识,环境规制和数字经济如何影响新一代工业经济增长值得深入研究。采用2009—2021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环境规制政策、数字经济发展对工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环境规制政策显著地抑制了工业经济增长,而以电信技术为代表的数字经济促进了工业经济增长,环境规制对数字经济促进工业经济增长的作用具有负的调节效应。政策建议:制定绿色产业政策时,应充分考虑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带来的负面效应,避免出台“一刀切”的禁止性政策;进一步支持以电信5G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通信技术的发展;着重协调好数字技术的增长效应和治理污染的抑制效应。
  • 刘想, 曹薇, 卢言硕
    2023,43(8): 66-74.
    摘要 ( ) PDF ( 3195KB ) ( ) 可视化 收藏
    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是推动实现“双碳”目标,促进绿色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基于经济发展水平、资源与污染减量水平、资源循环利用水平、生态环境保护水平4个维度,构建省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算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份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同时,基于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对碳排放强度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① 循环经济与碳减排均具有正向的空间自相关性,且形成基本相反的空间集聚区;② 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对本地区碳减排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邻近区域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且间接效应强于直接效应。
  • 企业管理

  • 史宝娟, 惠豪
    2023,43(8): 75-82.
    摘要 ( ) PDF ( 4145KB ) ( ) 可视化 收藏
    二十大召开之后,低碳绿色化转型已成为企业实现长期价值化发展的“标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成为共识。社会责任承担能力与经济发展能力的耦合协调发展有利于促进煤炭行业“双碳”目标的实现。基于耦合协调理论,以煤炭开采和选洗业2013—2022年23家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煤炭行业社会责任绩效与财务绩效综合评价体系,通过熵值法确定权重来研究二者的耦合协调关系,并通过核密度分析其变化趋势。结果显示:从综合评价体系来看,煤炭行业两绩效总体处于上升状态,但社会责任绩效得分普遍低于财务绩效得分,社会责任绩效得分增长速度对财务绩效得分的增长速度起反作用;从耦合程度来看,煤炭企业社会责任绩效与财务绩效的静态耦合度较高,但动态耦合协调程度不高;从动态耦合度的变化趋势来看,近年来,煤炭行业内部差距逐渐增大,无明显极化趋势,社会责任绩效与财务绩效之间的相关性强,依赖程度日益加深。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 冯露, 崔嘉豪, 杨阔
    2023,43(8): 83-89.
    摘要 ( ) PDF ( 1105KB ) ( ) 可视化 收藏
    以2011—2021年我国A股传统能源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传统能源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技术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治理结构水平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技术创新在公司治理和企业绩效之间存在中介效应。传统能源上市公司可以通过提升公司治理结构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来提高企业绩效,从而实现绿色转型升级和持续发展。
  • 杨睿娟, 陈林豪
    2023,43(8): 90-96.
    摘要 ( ) PDF ( 1108KB ) ( ) 可视化 收藏
    在“双碳”目标下,客观识别煤炭企业科技人员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对于促进煤炭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社会交换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为基础,运用多元回归的方法,研究煤炭企业科技人员职位匹配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工作满意度的中介作用。以SPSS26.0和AMOS24.0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煤炭企业科技人员职位匹配度及其各个维度都显著正向影响工作满意度和其创新绩效;工作满意度在煤炭企业科技人员职位匹配度与创新绩效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建议煤炭企业强化组织创新引导,营造团队创新氛围,灵活调整职位制度并提高工作满意度水平,以提高创新绩效。
  • 曹一雄
    2023,43(8): 97-103.
    摘要 ( ) PDF ( 1093KB ) ( ) 可视化 收藏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时代使命,各大国有能源企业均在争相并购中小型新能源电力企业。从收益法角度出发,对收益法在国企新能源电力项目并购评估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展开探讨。研究发现:企业价值评估工作主要发生在并购前期和中期2个阶段,对应风险主要为价值判断中的道德风险、资料收集中的信息不对称风险、尽职调查中的信息失真风险和评估过程中的操作风险。围绕A电力公司并购B风电公司的案例,对发电小时、售电价格、国补政策、设备稳定性费、成本费用水平和折现率这6个收益法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确定出各因素对整体项目的影响程度,验证国有企业新能源电力项目并购业务存在评估风险的结论。针对国企新能源电力项目并购中常见的风险,提出了对策建议,为助力国有企业实现投资收益最大化提供支持。
  • 赵晓蕊
    2023,43(8): 104-112.
    摘要 ( ) PDF ( 1918KB ) ( ) 可视化 收藏
    企业文化和制度在企业管理中共同发挥着重要作用,理论界和实践界普遍认为,二者之间存在着某种特殊的关系。以神东企业文化与制度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得出神东企业文化要素和企业管理制度测度指标体系;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对神东企业文化与制度的匹配情况进行实证研究。根据实证结果,分析神东企业文化与制度匹配的问题,并提出神东煤炭集团制度与文化双向优化的建议,主要包括完善神东企业文化维度、厚植一流安全理念、更新企业管理理念、加强企业智能化和信息化革新、严格执行落实相关管理规定等。
  • 宋程鹏, 陈志强
    2023,43(8): 113-120.
    摘要 ( ) PDF ( 1051KB ) ( ) 可视化 收藏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相继提出了“三个领先”“三个领军”“三个典范”的基本要求,国家能源集团也提出了“一个目标”“三型五化”“七个一流”的发展战略,均对露天煤矿企业发展提出了更高标准。基于国内外学者对于露天煤矿企业和绩效评价的相关研究。从对标世界一流的角度出发,构建基于层次分析-熵值法的面向世界一流的露天煤矿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构建模型。最后,以ZN集团旗下的HDG露天煤矿进行案例研究,找到不足并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