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导论

  • 韩洁平
    2023,43(5): 1-1.
    摘要 ( ) PDF ( 205KB ) ( ) 可视化 收藏
  • 能源经济

  • 张倩, 王蕊
    2023,43(5): 4-12.
    摘要 ( ) PDF ( 1201KB ) ( ) 可视化 收藏
    在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的约束下,重污染企业作为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主体,实现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迫在眉睫。以我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收集2010—2022年我国重污染企业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碳交易政策对重污染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碳交易政策可有效提升重污染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绿色技术创新和融资约束在其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碳交易政策对中西部地区、国有和大规模重污染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果更为明显。研究结论对促进重污染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为进一步完善全国碳市场提供参考。
  • 范思然, 马丁
    2023,43(5): 13-21.
    摘要 ( ) PDF ( 1363KB )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新时期“双碳”目标,对黄河流域能源生态效率的时空演变规律进行研究。测算中考虑到清洁化能源的影响,构造非径向方向性距离函数,结合非期望产出SBM超效率模型,测算黄河流域8个省(区)及55个地级市的能源生态效率,并分析节能减排路径。研究发现:黄河流域能源生态效率在研究期内呈现多阶段时序变化特点。流域内空间集聚现象显著,低-低集聚数量最多,分布在上游地区;低-高集聚和高-高集聚次之,分布在中游和下游的山东省。用二维矩阵图将55个地级市划分为A、B、C区域,其中C区域表现最好,A、B两个区域可采取双边或单边的节能减排路径向C区域过渡。据此,测算黄河流域节能减排潜力,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 胡磊, 王儒涛, 郑磊, 王丹雨
    2023,43(5): 22-30.
    摘要 ( ) PDF ( 1398KB )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前人研究的理论成果,结合我国电力企业节能减排现状,采用D-S-R模型,对国网蚌埠供电公司2019—2023年度的节能减排效果进行碳减排绩效评价。结果表明,在D-S-R模型的3个研究指标中,响应指标随着年份的增加日益提高,这意味着国网蚌埠供电公司对减排工作的积极性较高;2023年,状态因素的分数出现下滑,这是因为企业对节能减排改造工作的投入骤然缩减,供电煤耗无明显下降。因此,需要提高对减排改造的投入力度,提高煤炭利用率,最大化控制能源消耗。
  • 卢定邦, 吕永卫
    2023,43(5): 31-39.
    摘要 ( ) PDF ( 1287KB )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碳配额交易政策以及Stackelberg博弈模型,构建制造商和零售商组成的二级闭环供应链。研究制造商无减排资金约束集中决策、无减排资金约束分散决策、减排资金约束分散决策3种模式下的闭环供应链定价策略,并分析碳交易价格、制造商回收加价系数、消费者低碳偏好指数等因素对闭环供应链上下游利润的影响。结果表明:碳交易价格升高,闭环供应链整体利润、制造商利润、零售商利润增加;制造商回收加价系数的提高,不会影响集中式决策模式下的产品定价;而在分散式决策模式下,零售商利润与制造商减排资金是否充足有关。
  • 能源与环境

  • 张高亮, 潜肖梦, 王梦雅, 王一航
    2023,43(5): 40-47.
    摘要 ( ) PDF ( 2876KB ) ( ) 可视化 收藏
    “双碳”目标及其政策直接影响煤炭企业绿色转型行为,也通过行业结构、竞争结构等中介变量,间接影响企业行为。结合“SCP”分析模型,对这一间接影响中的传导机制进行了重点分析;同时从有形驱动和无形驱动2方面,分析了“双碳”目标引领煤炭企业绿色转型的内在作用机理,并提出煤炭企业绿色转型的实现路径,包括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制定绿色发展战略;依托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提升绿色生产效率;以金融市场为支撑,开发绿色低碳新业务;以环境规制为引领,构建可持续组织结构。
  • 沈筱
    2023,43(5): 48-51.
    摘要 ( ) PDF ( 1041KB ) ( ) 可视化 收藏
    “双碳”目标已经成为国家层面的重大战略,“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和窗口期,这将对我国能源体系的发展造成深远的影响。为了实现“双碳”目标,必须立足于我国能源储备实际,稳步实现煤炭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推动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利用,稳步推进非化石能源对化石能源的替代。分析了“双碳”目标下煤炭行业的发展困境,并为煤炭企业转型提出了建议,指出应积极应对新形势下的发展挑战,提高可持续发展意识,重视人才培养环节,助力“双碳”目标顺利达成。
  • 发展论坛

  • 郑德志, 任世华, 焦小淼, 张亚宁
    2023,43(5): 52-56.
    摘要 ( ) PDF ( 1553KB ) ( ) 可视化 收藏
    煤炭资源是我国一次能源中最为可靠和经济的,也是国家能源安全和稳定供给的重要保障。碳中和目标下,我国煤炭行业发展方式加速变革,提出了我国当前煤炭产业及未来面对的常规技术装备产能优化期、智能化需求集中爆发期、前沿领域探索期、煤炭科技力量凝聚期4个时期。针对未来不同时期的发展要求,提出了我国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应对路径,包括构建智能绿色矿山系统、加快前沿引领领域原始创新、制定智能绿色矿山标准、扩大生产服务新型模式探索、搭建智能绿色矿山公共平台。
  • 白云峰, 王峰, 王彤
    2023,43(5): 57-63.
    摘要 ( ) PDF ( 1891KB ) ( ) 可视化 收藏
    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源,是“双碳”目标实现的兜底能源,肩负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与稳定的重要责任。随着我国煤炭生产重心加速西移,产业集中度持续提升,陕蒙核心煤炭产区在我国煤炭稳定供应中承担的重要作用愈加凸显。在对陕蒙煤炭资源核心腹地所在的鄂尔多斯和榆林地区的煤炭资源赋存与矿区开发情况与趋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核心区煤炭的铁路与公路调运格局以及煤炭外运规模与流向,对提升陕蒙核心区煤炭供给保障能力提出政策建议。研究表明:碳达峰前期,鄂尔多斯和榆林地区对外保障作用愈加突出,煤炭外运规模有望保持增长态势;未来鄂尔多斯地区煤炭主要通过唐包铁路、大秦铁路和朔黄铁路发运,直达北方港口、京津冀及蒙东地区;榆林地区煤炭主要通过瓦日东出至山东、河南和江苏地区,通过包西铁路和浩吉铁路,南下两湖一江和川渝地区;为提升鄂尔多斯和榆林地区煤炭供给和外运能力,建议持续加强优质煤炭资源供应能力,加快运输结构调整,推进“公转铁”工程,完善铁路直达通道建设,促进煤炭运输低碳转型发展。
  • 揭贤径, 渠景伟, 田建林
    2023,43(5): 64-68.
    摘要 ( ) PDF ( 1061KB ) ( ) 可视化 收藏
    国家能源集团作为我国最大的能源企业,肩负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使命,是落实政府煤炭储备能力的主要建设单位。在分析与梳理我国煤炭储备体系建设必要性、发展历程、面临问题的基础上,从彰显企业责任担当、筑牢能源供给坚固防线、促进各产业高质量发展3个方面分析了集团承担政府煤炭储备能力建设的必要性,从资源保障、运力支撑、技术管理和市场消纳4个方面总结了承担政府煤炭储备任务的优势。提出以资源端强优势、运输端提效能、消费端疏痛点为原则,在煤炭主产地、中转地、消费地逐级布局政府煤炭储备基地,实现集团产业发展与政府煤炭储备互补、互融、互促。
  • 包兴, 秦容军
    2023,43(5): 69-73.
    摘要 ( ) PDF ( 1100KB ) ( ) 可视化 收藏
    从市场格局变化、物流体系变化、需求变化、产品质量要求变化等方面,分析了煤炭综合储运面临的新挑战,界定了煤炭企业综合储运体系内涵定义,提出了强化煤炭资源供给、创新储配基地模式、构建物流运输优势、提供营销一站式服务等综合储运体系建设路径,以期为煤炭企业建设综合储运体系提供借鉴。
  • 范玮
    2023,43(5): 74-81.
    摘要 ( ) PDF ( 1928KB )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在碳减排的压力下,如何实现煤化工与新能源之间的有效融合与协同发展。首先,详细阐述了现代煤化工与新能源耦合发展的必要性,强调其在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关键作用。其次,从技术、经济和环保3个层面论证了这两者耦合发展的可行性,突显其潜在的协同效益。再次,深入分析在耦合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为未来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最后,提出现代煤化工与新能源耦合发展的具体实现路径,并为克服协同发展过程中的难点提供了对策建议。
  • 企业管理

  • 张紫微, 李刚
    2023,43(5): 82-87.
    摘要 ( ) PDF ( 1087KB ) ( ) 可视化 收藏
    选取2014—2021年煤炭行业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实证分析煤炭企业安全投入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并将股权集中度作为调节变量,分析股权集中度在煤炭企业安全投入和企业价值之间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煤炭企业安全投入与企业价值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股权集中度与企业价值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会促进煤炭企业安全投入对企业价值的正面影响,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增加煤炭企业安全投入,优化公司股权结构以及完善法律法规制度等,以期提高煤炭企业安全生产水平,促进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
  • 陈金良, 邓薇, 曹陇岐
    2023,43(5): 88-92.
    摘要 ( ) PDF ( 1082KB )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企业成本的分类和归纳,建立了勘察设计企业的成本函数模型,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2个部分。运用统计数据和经验分析方法,对成本函数参数进行估计,并探讨了各项成本对企业盈亏的影响。通过对盈亏临界点的定义和计算,确定了勘察设计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稳定性。基于实际案例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敏感性检验,验证了所提出理论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选取CNMM公司近3 a的有关资料,运用成本函数和盈亏临界点分析法,采用财务数据拟合企业的成本函数,对业务发展规律进行分析,以求探索对实际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的决策建议。
  • 崔展伟, 高茜, 刘建勇, 张薇
    2023,43(5): 93-98.
    摘要 ( ) PDF ( 1257KB ) ( ) 可视化 收藏
    孵化高新技术企业是推动煤炭企业转型和实现煤炭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经。从创建研发平台、广泛合作解决困境、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降低能耗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系统分析了河南省正龙煤业有限公司为孵化高新技术企业采取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基于正龙煤业孵化高新技术企业所采取的举措,从创新发展、数智融合、安全管理、绿色低碳4个方面,梳理了正龙煤业孵化高新技术企业的成效,为其他拟通过孵化高新技术企业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煤炭企业提供了经验,具有较好的示范作用。
  • 余露露
    2023,43(5): 99-104.
    摘要 ( ) PDF ( 1211KB ) ( ) 可视化 收藏
    煤炭行业是国家支柱型产业,能够带动经济飞速增长,所以研究煤炭企业安全费用资金投入对其经济效益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以煤炭企业安全费用资金投入和结构为基础,分析我国煤炭企业的现状。建立面板门槛回归模型,解释变量为经济效益,核心变量为煤炭企业安全费用资金投入,中介变量为企业劳动效率和资源产量,将中介变量转换为门槛变量进行门槛回归,分析不同条件下煤炭企业安全费用资金投入对其经济效益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煤炭企业安全费用资金投入与其经济效益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以此提出适合提升煤炭企业经济效益的策略,旨在促进煤炭企业平稳快速发展。
  • 刘春江
    2023,43(5): 105-111.
    摘要 ( ) PDF ( 1296KB ) ( ) 可视化 收藏
    煤炭堆场存在多种复杂的不确定性突发情况,传统的煤炭堆场管理存在“黑箱”现象。煤炭堆场智能监测是通过实时现场的方式获取煤炭堆场的结构与环境信息,基于分析结构反映的各种特点,对煤炭堆场的结构状态进行评估,保证煤炭堆场各个设备均处于良好状态,提高煤炭堆场运行的安全性。本研究引入数字孪生技术对煤炭堆场进行智能监测,构建了基于数字孪生的煤炭堆场智能监测系统架构,并提出了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煤炭堆场智能监测方法,不仅阐述了煤炭孪生技术在煤炭孪生智能监测中的应用,还解释了应用过程中所需的关键技术。基于数字孪生的煤炭堆场智能监测对煤炭堆场运行智能化和数字化具有较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可使煤炭堆场运行更加透明化、智能化和高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