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导论

  • 王建良
    2023,43(12): 1-1.
    摘要 ( ) PDF ( 207KB ) ( ) 可视化 收藏
  • 能源经济

  • 王君萍, 史静琦
    2023,43(12): 4-17.
    摘要 ( ) PDF ( 5094KB ) ( ) 可视化 收藏
    “绿色”作为未来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全新契机,已然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探索合理的政府干预手段和适当的调控强度,环境规制对于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引领能源企业项目低碳转型和资源利用有效提升成为重要议题。因此,选取2012—2021年172家能源行业A股上市企业面板数据,采用三阶段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绿色投资效率进行测度,实证分析了环境规制、技术创新对能源企业绿色投资效率的动态影响,完成了区域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① 环境规制直接改善企业绿色投资效率不受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分解结果的影响;② 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提升是环境规制间接促进企业绿色投资效率的主要途径;③ 区域经济发展匹配度受地理因素限制,对企业绿色投资效率的作用具有显著差异。由此,应实施差别化环境规制策略、丰富环境规制工具;培育绿色低碳领域创新主体、引导技术资源联通优配;融合发展区域绿色生产、调整污染治理技术高效转型,以期提升能源企业绿色投资率长效发展。
  • 刘增斌
    2023,43(12): 18-23.
    摘要 ( ) PDF ( 2493KB ) ( ) 可视化 收藏
    在应对全球能源需求持续增长及资源日益稀缺的挑战背景下,提升能源效率已广泛被认为是解决能源问题的关键策略之一。因此,探究消费者行为对能源使用效率的影响,并提出基于消费者行为优化的能源效率提升策略。通过对消费者能源使用行为的细致分析,首先识别出不同消费者群体的能源消费模式,并探讨了影响这些行为模式的多种因素。从政策激励、教育与培训、技术创新及社会影响等多维度提出了促进能源效率提升的策略。
  • 能源与环境

  • 宁德鹏, 马金山, 李乐
    2023,43(12): 24-29.
    摘要 ( ) PDF ( 1195KB ) ( ) 可视化 收藏
    以S煤业集团为研究对象,采用灰色GM(1,1)模型,离散灰色GM(1,1)模型、指数平滑法预测模型以及多种方法组合的预测模型对其碳排放进行预测。经过平均相对误差(MRE)、平均绝对误差(MAE)的检验,模型精度良好,符合预测的精度要求。计算2030年的碳排放量预测结果为,灰色GM(1,1)模型预测碳排放量为994.72 t,离散灰色GM(1,1)模型预测碳排放量为993.19 t、指数平滑法预测碳排放量为813.73 t。组合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优于单一预测模型。因此,选择组合预测模型的碳排放量预测值为933.42 t,对煤炭企业积极响应“双碳”国家战略,为气候的温升控制做出突出贡献提供有力的支撑。
  • 韩崇刚
    2023,43(12): 30-35.
    摘要 ( ) PDF ( 1118KB ) ( ) 可视化 收藏
    煤基固废问题在实现“双碳”目标的大环境下,成为不可忽视的挑战,长期堆放占用土地资源并污染生态系统,迫切需要高值化处理和综合利用。首先,通过详尽分析煤基固废来源和属性,强调了在“双碳”目标下采取积极行动的必要性。其次,利用SWOT分析揭示了影响煤基固废高值化处理的内外部因素,为制定有效战略提供基础。再次,提出了煤基固废综合利用路径,通过资源最大限度的综合利用,减少环境影响。最后,通过提出技术创新、政策支持、产业合作等对策建议,推动煤基固废处理和综合利用在“双碳”目标下可持续发展。研究成果为科学应对煤基固废管理挑战提供依据,促使能源产业向高质量发展方向转变。
  • 发展论坛

  • 郑德志
    2023,43(12): 36-41.
    摘要 ( ) PDF ( 2839KB ) ( ) 可视化 收藏
    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资源禀赋和供能结构,既是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低碳转型要面临的艰巨任务。因此系统梳理煤炭行业发展现状,分析新型能源体系基本特征及对煤炭能源发展的新要求,提出煤炭作为基础保障能源、灵活可调能源和战略储备能源的功能定位,以及满足功能定位下的煤炭发展路径,以期推动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和“双碳”目标的实现。
  • 黄东晶
    2023,43(12): 42-49.
    摘要 ( ) PDF ( 3449KB )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协同学理论,以煤炭资源型区域的经济、环境、社会子系统协同发展水平和序参量为切入点,深入探讨黑龙江省煤炭资源型区域协同发展的现状与影响因素。通过对黑龙江省煤炭资源的序参量进行分析,包括产业结构、经济增长、污染物排放、就业情况等方面的指标,揭示了煤炭资源型区域的基本特征与优劣势。构建了3个子系统,即经济系统、环境系统和社会系统,并通过对每个子系统的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估,分析了煤炭资源型区域协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经济系统中,关注了煤炭产业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在环境系统中,关注了煤炭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在社会系统中,关注了煤炭资源开发与居民生活的关系。研究发现,黑龙江省煤炭资源型区域存在序参量不平衡、3个子系统协同发展水平不协调等问题,由此提出了一系列系统协同发展的对策,旨在提高黑龙江省煤炭资源型区域协同发展水平,为其他类似地区的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与启示。
  • 崔杰, 张宁, 王文晶, 郑莹莹, 甄维鹏
    2023,43(12): 50-55.
    摘要 ( ) PDF ( 4239KB ) ( ) 可视化 收藏
    各国加速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国际地缘政治冲突仍在持续,全球能源供给格局深化调整,低碳能源技术突破将重构全球竞争发展格局。我国能源结构不断优化,能源发展趋向一体化协同及多元融合,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加强,国际合作不断深化。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我国煤炭工业面临着挑战,应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释放先进产能、提升能源安全保障,加快煤矿智能化及相关新兴产业发展,持续提升煤炭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加快煤炭相关多元化转型发展。
  • 刘维福, 王智欣, 田建林
    2023,43(12): 56-60.
    摘要 ( ) PDF ( 3421KB ) ( ) 可视化 收藏
    以我国大型煤矿的煤电一体化运营模式为切入点,通过梳理我国大型煤矿在煤电一体化项目上的优势,分析煤矿对煤电一体化项目的发展需求,提出大型煤矿煤电一体化模式的基本理念,创新设计了“煤来电去”“煤来灰去”和“水来汽去”的一体化运行模式,并就我国大型煤矿发展现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 范玮
    2023,43(12): 61-66.
    摘要 ( ) PDF ( 2423KB ) ( ) 可视化 收藏
    在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和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数智技术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首先,介绍了数智赋能的内涵。其次,深入研究了数智技术包括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在能源生产、传输、分配和消费等方面的应用。最后,通过分析数智技术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中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对引导新型能源体系的发展和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企业管理

  • 姜德伟, 李卿, 吴思雨, 孙静
    2023,43(12): 67-73.
    摘要 ( ) PDF ( 5265KB ) ( ) 可视化 收藏
    在煤电联营政策背景下,企业并购绩效评价是衡量并购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从梳理企业并购绩效研究脉络入手,总结国内外研究文献,阐述煤电联营式并购的动因,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煤电企业并购绩效评价方法。以H公司为例,应用事件研究法来评价其市场绩效,发现投资者对煤电联营式并购持消极看法,短期市场绩效差强人意;应用财务能力指标、经济增加值、Z分数模型评价其财务绩效,发现公司财务绩效有明显提升。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从长期来看,煤电联营式并购有利于实现煤电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进一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 刘文义, 宋晓波, 侯超博, 张淑娜
    2023,43(12): 74-79.
    摘要 ( ) PDF ( 5259KB ) ( ) 可视化 收藏
    项目经理负责制作为咨询企业项目管理的重要一环,通过描述项目经理负责制的历史沿革和重要意义,分析煤炭规划院实施项目经理负责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组织架构、流程管理、制度优化、考核方案4个方面构建咨询项目经理负责制的优化方案,提出完善的对策建议,包括加强顶层设计、制度宣贯、人才培养、考核激励等,为煤炭规划院实现煤炭行业权威咨询机构和能源领域一流新型高端智库提供智力支撑。
  • 张磊
    2023,43(12): 80-86.
    摘要 ( ) PDF ( 1046KB ) ( ) 可视化 收藏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煤炭企业积极推进管理创新,并取得显著进展。首先,详细梳理新时代我国煤炭企业管理创新的具体实践和成效,明确管理创新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其次,分析新时代煤炭企业管理创新工作的方向和要求,发挥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指导作用。最后,明确了以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为目标的煤炭企业管理创新路径,提出了聚焦效率核心指标、提升治理效能、创新驱动发展、可持续发展等具体举措,为煤炭工业的管理创新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 郭冉冉
    2023,43(12): 87-92.
    摘要 ( ) PDF ( 1036KB ) ( ) 可视化 收藏
    文化是公司经营和企业成长的关键重要内在驱动力,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从煤炭企业的特点出发,分析了煤炭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探讨了煤炭企业管理中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法。通过对企业文化建设的研究,为煤炭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 薛敬一
    2023,43(12): 93-100.
    摘要 ( ) PDF ( 1445KB ) ( ) 可视化 收藏
    在“双碳”目标下,探究煤炭企业是否能通过积极履行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责任来提升财务绩效,对于推动实现煤炭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实际意义。本研究以33家A股上市煤炭企业2014—2022年的数据为基础,选取相关变量进行实证分析,以探讨煤炭企业ESG表现对其财务绩效的潜在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煤炭企业的ESG表现对其自身财务绩效产生积极的促进效应。同时,企业规模的扩大、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以及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增加均对煤炭企业的ESG表现产生正向影响,从而积极促使其财务绩效的提升。然而,资产负债率的升高则可能降低煤炭企业的财务绩效。最后,基于研究结论,从煤炭企业自身、投资者以及监管部门等多个角度,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旨在促进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为投资者和监管部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决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