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导论

  • 孙永波
    2021,41(5): 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能源经济

  • 史越瑶
    2021,41(5): 4-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煤炭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对于双碳目标的实现、煤炭工业的转型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采用通径分析的方法发现,经济增长、城市化水平、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和煤炭供给是煤炭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对我国煤炭需求的解释能力高达99 8%。通过各影响因素的决策系数测算得出,城市化水平(106)是煤炭需求的最主要决策性因素,其次依次为煤炭供给量(049)、产业结构(003)、能源消费结构(-017)、经济增长(-041)。其中,城市化水平、煤炭供给量产业结构是煤炭需求的拉动性因素,而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为限制性因素。从直接和间接影响系数来看,城市化水平对煤炭需求的影响最大,为117。而经济增长通过其余4个因素对煤炭需求的总间接影响最高,为132。从研究结果得出,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与煤炭需求呈现出“脱钩”态势,这为实现达峰和碳中和约束下的经济社会平稳、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 时光
    2021,41(5): 10-1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煤炭进口国,进口煤炭可以在一定程度缓解区域供需不平衡的问题。蒙古国富集着我国十分紧缺的炼焦煤资源,大力发展甘其毛都口岸通货能力,打造当地煤炭加工利用转化产业链,具有极强的政治意义和经济价值。通过区域竞争力模型,对竞争对手的煤质资源、煤价、用户、运输通道等诸多因素进行计算和研究,分析得出进口煤炭在国内竞争力的核心优势圈和潜在用户圈,为下一步科学制定产业布局和发展总体规划,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
  • 霍江林,孙同正
    2021,41(5): 16-2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选取2000—2018年在国内A股上市的新能源公司的面板数据,通过融资约束中介效应实证分析金融关联对过度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建立金融关联的新能源上市公司更易出现过度投资现象,金融关联的建立也有利于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融资约束在金融关联与新能源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间发挥中介效应,即金融关联对过度投资的影响有一部分是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引起的。因此,为提高投资效率,建立金融关联的新能源上市公司应注重应对融资约束问题。
  • 方凯杰,杨世海,陈铭明,竺杏月
    2021,41(5): 24-3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电力需求响应在保障能源安全供应与电力需求平衡、提高电力系统资源利用效率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科学测度评价电力需求响应效益对于较好改善电力资源优化配置具有重要意义。为科学客观测度评价电力需求响应效益,从电力用户、电网企业、发电企业、政府机构4个参与主体入手,通过构建系统模型揭示各参与主体对电力需求响应的运演机理;选取相关指标体系,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数据,并运用层次分析测度评价各主体参与电力需求响应效益。研究表明:政府机构效益最高,电力用户效益第二,发电企业效益第三,电网企业效益最低。据此展开了相关讨论,为电力部门提高电能利用效率等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
  • 能源与环境

  • 于海鹏,
    2021,41(5): 31-3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能源要素价格作为中介,研究环境规制对于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理以及中介作用。基于中国30个省份(西藏、港澳台除外)的面板数据,运用计量方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环境规制政策对于我国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不同环境规制工具产生影响不同,财政节能环保支出影响效果比污染惩处影响效果好。能源要素价格作为中介,环境规制政策通过能源要素价格的传导作用有所不同,增加财政节能环保支出会降低能源要素价格,而能源要素价格会随着污染惩处的加大而上升。能源要素价格的上升会显著提升企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 发展论坛

  • 郭建利,雷明星,庞义辉,张鹏
    2021,41(5): 37-4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现代能源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能源生产智能化、消费合理化、监管透明化,加快推进能源治理能力现代化已成为能源领域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系统分析了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能源领域深度融合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能源治理体系的理论内涵,提出能源治理体系的发展思路与战略目标,并对如何建设现代能源治理体系给出了政策建议。
  • 孙宇
    2021,41(5): 42-4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五大发展理念构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引入虚拟城市“沈长哈”,采用优化熵权-TOPSIS模型对东北地区19个资源型地级市转型发展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①与区域非资源型发达城市“沈长哈”相比,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整体发展水平偏低,但转型发展均衡性整体表现良好;②不同资源类型、发展阶段和省份的资源型城市间转型发展水平和发展均衡性上存在一定差异,石油类和冶金类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水平高于煤炭类资源型城市;③从五大发展理念的视角来看,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整体水平较低主要是由于开放程度偏低和创新能力不足。
  • 张海霞
    2021,41(5): 49-5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以及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未来一段时间煤炭老矿区的生存环境面临重大挑战,解决好煤炭资源型城市发展面临的经济、社会、环境等问题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系统阐述了煤炭资源型城市发展的阶段特点,统计分析了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发展现状,总结梳理了煤炭老矿区转型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经验以及主要做法,并提出老矿区转型发展的战略思考与相关建议。
  • 孙博超,
    2021,41(5): 54-5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2017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一重要论断为我国煤炭行业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并提出新的要求。在分析我国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环境的基础上,指出现阶段我国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设立高质量发挥发展专项基金、建立健全人才保障机制、加强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促进产融结合等对策建议。
  • 王晨
    2021,41(5): 59-6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碳中和背景下,我国煤炭生产与消费行业必然面临着新的挑战与发展机遇,煤炭行业必须探索新的发展路径,以符合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分析我国在2030年前碳排放达到峰值及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两大目标下碳排放及相关行业面临的挑战,探讨煤炭行业未来发展路径及对策,以期为制定煤炭行业未来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 赵浩,李佳育
    2021,41(5): 65-7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能源安全是保障国家经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资源赋存条件和现实情况决定了煤炭为主体的能源结构。为了保障我国煤炭行业的安全稳定发展,结合煤炭行业的发展现状,对影响我国煤炭行业安全稳定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了研究,提出煤炭行业面临的主要风险因素为资源条件、宏观经济、煤炭价格、煤炭供需、煤炭运输、安全生产、生态环境等,对各因素进行安全风险分析,提出一系列应对风险挑战的措施建议。
  • 企业管理

  • 周振,周敏
    2021,41(5): 71-7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现有关于煤炭企业并购的文献更多地侧重于整合政策、整合方式和整合绩效评价等主题,对创业导向影响煤炭企业实施并购整合的驱动机理还缺乏深入分析和实证检验。从动态能力构建角度探讨创业导向、并购整合与企业绩效的关系,采用全国重点产煤地区煤炭企业323份样本数据,对研究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创业导向是多维性构念,其不同维度对煤炭企业并购整合都具有正向影响关系,能够促进煤炭企业实施组织创新和变革行动,提升煤炭企业绩效。研究结果对煤炭企业确立创业导向进而培育动态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 徐琳,郑远,徐建军,
    2021,41(5): 77-8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2007—2019年我国煤炭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企业金融化、高管背景对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煤炭上市公司的金融化对创新投入产生了显著的“挤出效应”,具有技术背景的高管加剧了这种“挤出效应”,但是,具有金融背景的高管却弱化了“挤出效应”。进一步比较三种不同类型金融资产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发现,投资性房地产对煤炭上市公司的创新投入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是,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对煤炭上市公司的创新投入不存在显著影响。不仅丰富了企业金融化的经济后果和企业创新影响因素等相关研究,而且为促进我国煤炭企业技术创新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
  • 邢世鸿,张阳
    2021,41(5): 84-8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智能化和信息科技革命不断推进,智能制造成为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企业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介绍了智能制造的背景和概念,以北京天地玛珂电液控制系统有限公司为例,论述智能制造的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系统分析智能制造对成本管理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得出智能制造背景下提升企业成本管理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