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导论

  • 崔涛
    2021,41(3): 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能源经济

  • 钱敏,金小莉
    2021,41(3): 4-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一带一路”沿线17个省份为研究对象,利用2013—2018年省际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验证环境规制调节作用下能源禀赋与能源效率的关系,明确能源禀赋对能源效率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首先,“一带一路”沿线省份整体存在“资源诅咒”现象,但环境规制对这一现象有显著的缓解作用。其次,从能源赋存量视角看,能源赋存量较高地区存在显著“资源诅咒”现象,环境规制能够缓解甚至消除这一现象,而能源赋存量中等地区以及较低地区则不存在这一现象。从经济发展水平视角看,中部地区存在显著“资源诅咒”现象,且环境规制能够缓解甚至消除这一现象,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则不存在这一现象。进一步通过稳健性检验发现,环境规制对于能源禀赋程度较高的地区调节作用更明显。对“一带一路”上资源型地区的“资源诅咒”现象进行实证研究,根据实证结果,为资源型地区能源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切实的政策建议。
  • 张全斌,周琼芳
    2021,41(3): 10-1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达到49.8×108 tce。能源消费发展预测研究是能源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模型预测及其成果是国家编制能源规划和制定能源政策的基础。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能源消费预测的数字化、模型化、定量化盛行。通过文献研究,能源消费预测方法和模型可以分为单一方法预测模型和组合方法预测模型。结合中国21世纪前20年能源消费情况,就各类能源消费预测模型的特点及预测结果精度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中长期能源消费预测的偏差普遍较大,组合方法预测模型优于单一预测方法模型。建议中国中长期能源消费预测应综合运用各种预测方法,以定性和静态的情景分析类预测模式为主,辅以定量和动态的趋势外推类预测方式。采用情景分析法预测,中国2050年能源消费总量为47.79×108 tce。
  • 李星军,马明远,邵志伟
    2021,41(3): 18-2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煤炭资源储量估算时未考虑构建煤炭资源可视化模型,导致数据去噪效果差、煤炭资源储量估算效率和准确率较低的问题,提出基于模糊最优化理论的煤炭资源储量估算方法。采用Surpac软件对原始勘探数据进行编辑,建立勘探数据库,结合块体模型采用距离幂法或普通克里格法,确定区域变化量品位置,构建煤炭资源储量三维可视化模型,依据模糊最优化理论对数据库中存在的数据进行去噪处理,采用加权平均法对煤炭资源储量进行估算。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数据去噪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提高煤炭资源储量估算效率和准确率。
  • 能源与环境

  • 秦容军
    2021,41(3): 23-2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梳理国际碳减排现状进展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美国、欧盟、日本等先进发达国家推进碳中和工作的举措与经验,研判了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我国煤炭行业面临的形势挑战,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对煤炭行业发展的启示,以期为煤炭企业转型发展提供思路借鉴。
  • 杨龙,王香春,秦飞,储杨阳,周媛
    2021,41(3): 28-3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背景下,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对优化城乡生态格局,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塑造城乡特色风貌,加快城乡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典型案例分析,从城乡生态空间、特色风貌、绿色转型和社会发展等方面,提出了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最后,从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工程效益及其与城乡融合发展耦合关系,构建了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评价指标体系。
  • 陈喆,
    2021,41(3): 33-3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究煤炭消费与低碳发展之间的深层关系,收集我国2010—2019年煤炭消费量和单位GDP碳排放数据,采用VECM模型,研究煤炭消费与低碳经济发展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表明:在短期内煤炭消费会影响低碳经济的发展,长期来看,煤炭消费与低碳经济发展互为因果关系,且低碳经济对煤炭消费的影响程度较为明显。低碳经济建设过程中应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推进清洁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建议,在保证能正常推进低碳经济发展建设的前提下更好的实现我国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
  • 发展论坛

  • 王雷,宋妍,居超
    2021,41(3): 38-4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正进入新能源快速发展的低碳化新时代,分析新时代对煤-电协同的新要求,煤炭、燃煤发电应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国有企业治理体系,与产业链优化升级、数字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等发展要求相结合,从供需、产权、信息、市场、调度、服务、安全、环保、效益9个方面探讨新时代煤-电协同的内涵,并从3个层次分析9个协同的内在关系,提出煤炭、燃煤发电以命运共同体的姿态,共同应对新能源快速发展带来的“革命”性挑战。
  • 徐悦,杨力
    2021,41(3): 44-4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Cite Space计量软件对过去20年的CNKI数据库中矿业安全信息系统相关研究进行分析,采用文献共被引网络,绘制研究领域的共现知识图谱并进行关键词分析,明确研究前沿热点,分析其演变趋势。在阐述我国矿产行业现状的同时,说明现阶段矿产行业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相应的安全信息系统建设的优势和不足之处。结果表明,安全信息系统的建立更能保障生产活动的进行。未来的研究方向应着重于与新技术的结合,加强校企合作,完善矿业安全信息系统,促进矿产行业高质量发展。
  • 牛克洪
    2021,41(3): 50-5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从大型煤炭企业煤炭产业着手,介绍了企业微观层面商业运作模式的主要内涵,并以煤炭企业产业发展战略为基础,通过对微观层面的价值增长模式、创新方式、优化升级产品结构及人才资源开发等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研究,提出大型煤炭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保障措施,以期提升煤炭企业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 陈茜
    2021,41(3): 56-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煤炭行业开展全方位国际合作既是“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安全新战略的根本要求,也是新时代实现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采用聚类算法对国际合作的潜在目标国家进行了分析和特征描述,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系统谋划新时代煤炭行业开展全方位国际合作的发展路径,为煤炭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决策支撑。
  • 梁敏
    2021,41(3): 61-6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煤机市场容量趋于稳定、同质化产品竞争严重、大而不强、人才欠缺、关键配件可靠性差等现状,研判煤机行业“十四五”时期市场增量空间有限,进入存量竞争时代,行业集中度提升,智能化是发展趋势,煤机需求“成套、大型、高端化”。从成长方式创新、研发模式创新、市场边界创新、竞争战略创新4个方面探索煤机行业未来发展的应对策略,提出煤机行业“十四五”应打造新的重组模式、打造开放性集成创新平台、延伸市场边界、聚焦目标集聚战略。
  • 企业管理

  • 王思薇,姜黎黎
    2021,41(3): 66-7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检验ESG表现对中国煤炭上市公司价值的具体影响,基于Panel数据,建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和公司治理信息披露质量均对煤炭上市公司价值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但ESG信息披露质量和环境表现均对煤炭上市公司价值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因此,中国煤炭上市公司应重视并改善其ESG表现,以进一步有效提升其公司价值。
  • 史越瑶
    2021,41(3): 72-7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从煤炭行业发债企业信用风险成因出发,提出采用Logistic模型对我国94家煤炭发债企业进行二分类回归分析,构建煤炭行业发债企业信用风险大小的模型。根据SPSS250结合比分检验和似然比检验的结果发现,影响企业违约概率发生的因素不仅包括宏观层面的地区CPI指数(回归系数为2688),还包括微观层面的流动比率(回归系数为-1567)、存货周转率(回归系数为-0173)以及资产规模(回归系数为-1894)。通过煤炭行业发债企业信用风险影响因素的识别与分析,以期为投资方、企业债权人和政府对企业未来信用风险提供参考、判断的依据。
  • 王昊,
    2021,41(3): 77-8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全面分析煤炭企业开展融资租赁业务的实际需求及业务流程涉及的主要环节,从技术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向、信用风险4个方面研究煤炭企业开展融资租赁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科学、客观、实用、易获取的原则,构建煤炭企业融资租赁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析相关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及获取方法。采用优先关系系数方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优度值,利用Yaahp软件计算得出相关指标权重,建立了基于FCE方法的煤矿融资租赁风险评价模型。采用上述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对山西省某矿井的融资租赁风险进行分析计算,验证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的科学性与实用性。
  • 高雅翠,高啟秀
    2021,41(3): 82-8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内部控制质量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社会责任在两者间的中介效应,收集煤炭上市公司2010—2019年的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模型对内控质量、社会责任、企业价值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在煤炭企业中,内控质量与社会责任、企业价值均呈显著正相关;社会责任在内控质量影响企业价值的过程中存在中介效应;社会责任的中介效应对煤炭企业价值的影响具有滞后性。因此,为提高企业价值,煤炭企业应当加强内部控制监督,积极履行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