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导论

  • 刘虹
    2021,41(2): 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能源经济

  • 吴立新,管世辉,赵路正
    2021,41(2): 4-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煤炭采选业、煤炭清洁高效转化产业等煤基产业是宁夏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为研究宁夏煤基产业的发展及其对经济发展发挥的作用,绘制了宁夏煤流图,分析宁夏煤炭的生产消费结构的变化情况,基于2012年和2017年宁夏投入产出表,利用投入产出关联分析模型,探讨宁夏煤炭产业的关联效应及煤基产业的波及效应。结果表明:①随着宁夏大力推动煤炭产业链向下游延伸,宁夏煤炭产业从最终需求型基础产业过渡为中间产品型基础产业,煤炭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显著增强;②宁夏煤炭转化产业对经济发展有较强的拉动作用,但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仍低于社会平均水平;③宁夏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对经济发展有较强的推动作用,其产品对经济发展有较强的拉动作用。建议进一步加大煤炭转化力度,提高煤炭资源使用效率,通过生产带动能力强、高端、高值化的煤化工产品,增强煤基产业的经济扩散和集聚功能,同时释放优势煤炭产能,保障区内煤炭供应。
  • 李清亮,张蕾,冷杰宣
    2021,41(2): 11-1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和浩吉铁路开通对湖北、湖南、江西等“两湖一江”地区煤炭市场影响的问题,分析了近年来“两湖一江”地区的煤炭调运情况、新冠肺炎疫情对区域经济及煤炭需求的冲击、浩吉铁路的竞争能力及实际发运情况。研究表明: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两湖一江”电煤需求下降65%、湖北省下降163%;浩吉铁路打开了“北煤南运”的新通道,较原发运通道各有优势,其后期发运量将逐步提升;由于“两湖一江”煤炭市场供需两侧的一增一减,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提出要继续加大对湖北及周边地区的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区域经济尽快恢复;要继续发挥好浩吉铁路和原有供应通道的比较优势,取长补短保障区域用煤安全。
  • 于海鹏,
    2021,41(2): 16-2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电力价格“新机制”,对在煤炭价格变动影响下的上网电价的变动模式进行了系统动力学分析和数据模拟,针对政策力度和政策实施方式进行敏感度分析。研究发现:政策调控对保障能源安全有重要作用;政策调控力度的作用效果与政策系数的增加不成正比例变动。政策调控力度的改变即为政策系数的变动。政策系数通过作用于电价政策调整额影响基准电价及浮动价;政策的实施方式对实施效果有很大影响。 关键词:煤电价格;电力市场;上网电价;系统动力学模拟
  • 能源与环境

  • 阎晓,李子鑫
    2021,41(2): 22-2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资源依赖型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任务,环境规制对自然资源依赖度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调节作用。基于 2005—2019年全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自然资源依赖、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检验环境规制能否有效破解“资源诅咒”困境。结果表明:就全国而言,“资源诅咒”现象客观存在,但环境规制未能缓解“资源诅咒”之困;分区域看,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均存在“资源诅咒”现象,环境规制仅在西部地区对“资源诅咒”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因此,未来应更加注重激发环境规制的创新补偿效应,制定合理有效的环境规制政策。
  • 王一雯
    2021,41(2): 29-3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重心模型为基础模型,以2009—2018年的相关数据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和煤炭消耗的动态变化情况。结论显示:2009—2018年,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重心在西南方向小范围波动,而煤炭消耗重心在东方、东北方向大范围波动。黑龙江省经济发展重心和煤炭消耗重心所处位置不同、变化范围不同,表明了煤炭消耗并不是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 张小芳,詹先志,张旸
    2021,41(2): 35-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煤炭资源税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是我国落实节能减排发展战略,推动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举措。煤炭资源税改革的政策评价能够帮助检验改革后的煤炭税征收方式对财政收入、节能减排的影响效果,指导煤炭产业政策的制定与调整。通过分析2005—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分别从单位产值能耗、工业污染排放量和资源税收入三个方面评估煤炭资源税改革的政策效果。结果表明,煤炭资源税改革对于节能减排有积极促进作用,可以有效增加资源税的收入,确保煤炭行业平稳发展。
  • 雷明星,梅灿旗,王楠
    2021,41(2): 41-4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煤炭供给侧改革政策的深入推进以及碳中和大背景的影响,在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关闭矿井的数量将进一步增多,解决好关闭矿井的安全隐患、环境治理、空间与资源利用以及区域发展问题,对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系统分析了当前矿井地下空间及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建立了地下空间井巷容量估算分析方法,统计分析了重点产煤区的矿井关闭地下空间容量,提出二次开发矿井地下空间与资源的重要研究方向以及顶层设计的相关建议。
  • 发展论坛

  • 张侠
    2021,41(2): 46-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山西省投资吸引力与就业结构转变的关系,通过构建就业结构转变模型,利用山西省2009—2019年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省投资吸引力对就业结构转型存在影响作用,但针对省内不同的地区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晋北地区大同、朔州和忻州3座城市投资吸引力对就业结构转变具有显著的影响关系,其他地区不具有明显的影响关系。不同地区需要根据地方自身的特征制定相应的政策、加快推进服务业的发展和优化能源产业内部结构。
  • 孙超,黄文杰,桂天柱
    2021,41(2): 51-5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美国是世界产煤大国,产业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呈现市场集中度高、开采方式优化、安全形势好等特点。主要通过系统梳理美国的煤炭资源、生产消费、出口、煤矿安全等发展历史及特点,研究美国的煤炭工业发展趋势,分析了美国煤炭资源、生产、消费、价格以及安全生产情况,对标中国煤炭发展现状,提出了我国应大力发展露天煤矿、加大煤炭进口力度、加强智能化改造和人员培训工作等,对引导我国煤炭工业的发展走向,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 杨宇谦
    2021,41(2): 59-6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从行业发展趋势、区域政策比较和企业行为特征3个层面,构建了探讨矿产资源权益金制度实施对煤炭地勘行业影响的分析框架,并采用公开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权益金制度实施后,煤炭地勘市场延续了下行态势;煤探矿权基准价主要采用了与探矿权基准价对接的方案,各省区方案差异较为明显;煤探矿权集中分布于中西部,总体勘查工作强度不高,在提高勘查精度和地质保障程度的作用有待强化;项目投入强度分布不均衡,煤探矿权投入来源较分散。提出了加强顶层设计、优化行业分工,引导改革创新、助推转型升级,抢抓发展机遇、提升运营水平等建议。
  • 牛克洪,李明富
    2021,41(2): 65-6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煤炭企业产业发展战略为基础,通过对各产业板块价值链全面、深入、系统的探索研究,提出煤机制造、物流、金融、房地产、服务业等产业板块的创新商业运作模式,构建出各板块的业务模式、资源模式、盈利模式,以期提升煤炭企业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 企业管理

  • 王思薇,惠菊
    2021,41(2): 70-7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R&D投入、技术背景高管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技术背景高管的调节作用,收集能源上市公司2015—2018年的相关数据,运用Stata150软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背景高管对R&D投入不存在显著影响;R&D投入与企业经营绩效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技术背景高管对R&D投入与企业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因此,能源上市公司应提高技术背景高管比例,加大R&D投入,充分发挥技术背景高管的调节作用,从而提高企业经营绩效。
  • 郑莹莹
    2021,41(2): 75-8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科技革命和生产的国际化,世界经济逐渐融合、相互渗透。尽管新冠疫情的爆发对各国经济造成了冲击,但中国经济的坚韧使中国仍然在世界经济浪潮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煤炭企业在抢抓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同时,提高核心竞争力,抢占全球工业发展的制高点成为重要课题。基于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必要性,依据国际化的相关概述,探讨了我国煤炭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经验,提出了煤炭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建议。
  • 冯套柱,鱼亚卓
    2021,41(2): 82-8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选用2011—2019年我国深、沪两市煤炭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研究内部控制、会计稳健性与盈余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内部控制对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盈余质量产生正向激励;内部控制对会计稳健性产生正向激励;会计稳健性会降低盈余管理程度从而提高盈余质量;引入会计稳健性作为中介变量后,内部控制与盈余质量的关系仍然显著。因此,煤炭行业上市公司应全面提升内部控制质量,提高上市公司的会计稳健性,从而保证良好的盈余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