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导论

  • 冯振兴
    2020,40(7): 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能源经济

  • 王倩
    2020,40(7): 4-1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探究我国煤炭资源型地区可持续生计安全的具体情况、影响其可持续生计安全的主要因素,有利于煤炭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提升。以中部地区为例,选取21个城市作为研究样本,从可持续生计安全指数计算和时空格局分析两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可持续生计安全指数分布范围在0.152 8~1.081 3之间,地区间差异十分显著;根据变化趋势可以分为“增长型”和“波动型”两类城市。②中部地区整体上可持续生计安全水平呈现波动的趋势,且不同城市的可持续生计安全水平有所差异。安全水平在总体上形成了“Ⅰ级区、Ⅱ级区和Ⅲ级区片状分布,Ⅳ级区和Ⅴ级区零散分布”的空间格局。③中部地区的“经济层面”的阻力对可持续生计发展的影响是最大的,其次为“社会层面”和“生态层面”。④21个城市可持续生计安全的阻力模式均为三系统阻力模式,被细分为经济效益占主导和社会安全占主导的两种阻力类型,具体为EE>SE>ES型、SE>EE>ES型、SE>ES>EE型和EE>ES>SE型。
  • 姜大霖,程浩
    2020,40(7): 16-2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山西省是我国首个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能源赋存与消费都以煤炭为主,通过实证分析研究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有利于明确两者的因果方向,针对性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在进行能源革命综合改革的过程中切实保障经济发展,具有理论与实际意义。以1995—2017年山西省终端煤炭消费总量与地方生产总当前中国能源发展正处于深化转型阶段,可再生能源对煤炭增量替代效应逐步显现,但煤炭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依旧不可动摇。基于文献调研和对比分析法,梳理中国煤炭产业的发展现状,深入分析中长期中国煤炭需求与面临的现实挑战,研判未来中国煤炭定位及发展路径,为制定能源尤其是煤炭战略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 高华
    2020,40(7): 22-2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梳理了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具体的贸易目标,尤其是能源产品的贸易目标对中国煤炭、化工、油气、新能源行业都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从进出口、行业发展等方面分析了对能源行业的影响程度,并对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执行情况进行汇总,受新冠疫情的影响,第一阶段经贸协议落实情况落后于预期,中美贸易额也相比往年同比下降较大,这些因素为中美履行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及未来的经贸合作前景带来挑战。
  • 能源与环境

  • 李维明,谷树忠,王礼茂,屈秋实
    2020,40(7): 27-3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文献调研与实地调研相结合、部门座谈与专家访谈相结合、系统梳理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系统梳理我国矿业权与自然保护地矛盾问题政策演进历程基础上,深入剖析矛盾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提出改进策略。研究表明,由于矿业权退出补偿、保护地划定管理、部门规划协调与信息共享等制度尚不完善,造成矿业权与保护地矛盾突出。为解决这些问题,须按照依法行政要求,推动矿业权分类处置、逐步退出;建立健全矿业权退出补偿制度,妥善解决后续问题;扎实推进保护地优化调整工作,建立健全自然保护地动态调整和差别化准入机制;建立以县域规划为基础、省市县三级统一的规划数据库平台,实现信息共享。
  • 马峥,崔豫泓
    2020,40(7): 32-3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全球变暖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降低碳排放的关键是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费,客观准确的找出碳排放量变化的驱动因素是制定碳排放政策的关键。基于2002、2007、2012、2017年投入产出表,利用结构分解模型(SDA)对中国碳排放量变化进行研究,从能源结构效应、碳强度效应、投入产出技术效应和总量效应4个方面对碳排放量变化进行分解,得到结论:4个驱动因素共同作用于中国碳排放量变化,不同行业对各个效应的贡献度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 罗伟,
    2020,40(7): 37-4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生态环境建设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论文在研究京津冀碳排放现状的基础上,利用CGE模型模拟了征收碳税对京津冀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并根据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技术进步和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等内容。
  • 发展论坛

  • 李巍巍,郑剑,纪思明
    2020,40(7): 42-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契约是供应链机制设计的重要方式,对电煤三级供应链提出了基于修正Shapley方法的电煤供应链改进收益共享契约的协调机制,用Shapley值法确定收益共享契约中的各个节点企业的交易价格,考虑风险分担、知识共享、合作贡献等多种因素,修正各节点企业应分配的利益,利用直觉模糊原理确定各个供应链节点企业利益分享的修正系数,得出了电煤三级供应链中收益共享契约相应参数的具体取值,通过算例证实改进收益共享契约参数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 高太光,丛配玉,刘丹,李巍巍,张永宾,郑雪峰
    2020,40(7): 49-5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共享经济理论及其平台运营模式为物流供应链运作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思路和空间,但其自由开放的市场环境也将使得供需信息更加丰富且变化频繁,增加了供需企业对接和交易决策难度。通过考虑共享经济视阈下煤炭物流供应链资源匹配中的动态性、稳定性、风险因素和决策行为等特征因素,并在供需匹配关键要素、必要性和稳定性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供需稳定匹配实现过程和内容进行了研究,可以为相关理论和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 杨凯淇
    2020,40(7): 56-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中国30省2008—2017年面板数据,利用EBM模型测算煤炭利用效率,并构建Tobit回归模型,分析了煤炭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2008—2017年,我国煤炭利用整体偏低,区域差异显著,东部>中部>东北部>西部;全国煤炭利用效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经济发展水平、技术进步、发展对外贸易、引进外资对煤炭利用效率的改善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第二产业和城镇化水平对煤炭效率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
  • 周建峰
    2020,40(7): 61-6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阐述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政策背景和改革现状,分析了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三大作用,通过对河南能源化工集团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工作的案例分析,提出我国煤炭行业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改革思路,以期为煤炭行业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工作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和指导工作实践。
  • 企业管理

  • 魏蕊,焦蒙,胡杨
    2020,40(7): 65-7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煤炭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追求利润的同时,还要注重平衡各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即通过履行社会责任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以A股26家煤炭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三重绩效”理论,构建了煤炭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其社会责任绩效进行评价,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煤炭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履行效果不理想,不仅行业中不同企业间社会责任绩效表现参差不齐,且在同一企业内也未能平衡好经济、社会和环境3个方面的社会责任。
  • 王婧
    2020,40(7): 71-7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作为环境信息公开的重要组成部分,碳信息披露对于在各个交易所上市的公司而言尤为重要。对于行业领先的公司,跟踪和披露碳的使用足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品牌声誉并有效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在阐述碳信息披露及其市场反应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我国电力行业上市公司中的中国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事件研究法分析了其碳信息披露与股价的关系。结果表明,碳信息披露在短期内会对股价产生一定的影响,说明调整电力行业碳排放和加强碳信息披露管理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最后,结合实证分析结果,从国家、政府、企业和投资者的角度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 秦容军
    2020,40(7): 76-8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首先全面剖析了煤炭企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煤炭企业转型发展,生态环境约束倒逼煤炭企业转变发展方式,煤炭行业未来定位和发展方式发生变化。然后,提出煤炭企业转型发展必须要走产业协同发展的道路。产业协同主要有煤炭开发与利用协同、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协同、环境与经济协同3个方向,并以煤炭企业产业协同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构建评价模型。最后,以TM集团为例,将煤炭企业产业协同评价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
  • 张斌,
    2020,40(7): 82-8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人岗匹配是一个公司管理员工的核心手段,能够切实根据员工的能力进行岗位的搭配,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构建提供科学依据。依据煤炭行业的特点和公司员工的特性,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并结合BP神经网络理论,对公司的人岗匹配评价模型进行仿真处理,从自适应、自组织和自学习能力等方面进行BP神经网络验证,进而对企业的人岗匹配现状进行有效测评,有利于进一步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