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导论

  • 刘虹
    2020,40(4): 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本刊策划

  • 孙华平, 李亮, 王佳妮
    2020,40(4): 4-8.
    摘要 ( ) PDF ( 1451KB ) ( ) 可视化 收藏
    新冠疫情对我国能源产业链影响较大,维护产业链的稳定运行迫在眉睫。主要从产业链异质性的视角,基于经济数据剖析新冠疫情对煤炭、油气产业链以及新能源产业链的影响效应。新冠疫情对煤炭下游产业链的冲击较为巨大;油气产业链的投资需求减少,投资者偏好及预期降低,石油价格总体将保持较低走势;新冠疫情使得新能源消费进一步下滑,中国、美国、欧盟等市场新能源汽车销量下降。分析认为,中国需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实施技术立国战略;结合煤炭、油气及新能源产业链的发展态势和数字经济发展新趋势,提出增强能源产业链韧性与柔性、促进能源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及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方略。
  • 袁家海, 张凯
    2020,40(4): 9-16.
    摘要 ( ) PDF ( 1944KB ) ( ) 可视化 收藏
    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全球范围内陆续采取“封城封国”的防疫措施,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产生活。从短期来看,疫情对我国三产造成直接冲击的同时,外贸出口受限使得占我国出口比例较高的二产制造业也遭受重创。从中长期来看,若外部冲击一旦转化为内生性冲击,对供需侧造成不可修复性打击,对我国造成较为深远的影响。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和复杂的国际环境,虽然“新基建”为电力需求释放红利,但疫情后的经济形势和电力需求仍充满不确定性。通过分析疫情现状和后疫情时代形势,将疫情对电力行业影响分为短期和中长期。预测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在7.09万亿~7.38万亿kWh,增速在-2%~2%;分产业预测2025年全社会用电量为8.07万亿~8.53万亿kWh,“十四五”期间用电量增速在2.2%~3.4%。在满足电力需求的条件下,2020年煤电发电量在4.3万亿~4.49万亿kWh区间内,则煤电发电量增速在-5.6%~-1.6%左右,预计2020年电力行业煤炭消耗量降为12.6 亿tce。
  • 李孥, 王建良
    2020,40(4): 17-22.
    摘要 ( ) PDF ( 1280KB ) ( ) 可视化 收藏
    为全面评估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天然气行业造成的影响,从需求、供给和价格3方面视角进行了综合研判分析。需求方面,分析了疫情对天然气需求总体变化和各用气终端的影响,并按照当前国内外疫情的持续时间和防控效果,构建乐观、基准和悲观3种情景假设来预测2020年全年天然气需求;供给方面,从天然气国内开发、国外进口两方面来剖析新冠肺炎疫情对天然气供应的影响并给出全年天然气供给走势预判;价格方面,介绍了疫情爆发后全球三大天然气市场价格的走势变化和价格下跌对国内天然气各行业造成的连带影响,并预判全年天然气价格走势变化。最后,给出了疫情影响下国内天然气行业发展趋势及机遇。
  • 刘满芝, 黄晓蓉, 陈芝芝, 张诗如
    2020,40(4): 23-30.
    摘要 ( ) PDF ( 1907KB ) ( ) 可视化 收藏
    探究疫情对煤炭行业的影响效应及其传导机制是推进煤炭行业应对危机、推进其高质量发展的前提。运用比较分析、相关分析、投入产出分析等方法,剖析疫情对煤炭行业的影响及其传导路径,预测在其他行业不同的变化情景下,煤炭行业未来变化率。研究结果表明:疫情通过下游的消费、流通和其他工业行业传导到国民经济上游的煤炭行业效力呈现减弱态势,煤炭对疫情的反应有一定滞后期。疫情通过终端消费路径使煤炭行业增加值减少1.52%。煤炭行业应从组织间链接、权变控风险、组织内提质等角度设计优化升级策略。
  • 任世华, 李维明, 李博康
    2020,40(4): 31-34.
    摘要 ( ) PDF ( 1278KB ) ( ) 可视化 收藏
    煤炭消费步入平台期、供应已显宽松迹象、企业财务状况尚未根本性改善等行业发展现状与态势,一定程度决定我国煤炭行业在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后的发展韧性。在战疫情、促复产背景下,2020年一季度煤炭产量快速恢复,而煤炭消费量没有同步,出现了阶段性供过于求。预计疫情将一定程度上影响煤炭长期需求,打破煤价正常运行周期,考验煤炭企业生存能力。同时,疫情也给煤炭行业带来了全面推进煤矿智能化的新基建、加强煤炭储备的全产业链配套要求、新兴产业领域阶段性降低发展预期和进入门槛等难得机遇。后疫情时期,为有效减轻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建议煤炭企业树立底线思维,以生存求发展;强化“瘦身健体”,聚焦核心业务;抢抓机遇、深化合作,科学布局优势资源。
  • 李爽, 许士春, 张婧男, 薛广哲,
    2020,40(4): 35-41.
    摘要 ( ) PDF ( 1723KB ) ( ) 可视化 收藏
    新冠疫情蔓延对我国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整体需求降低,各产业生产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对煤炭企业进行问卷调研收集数据,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煤炭行业的影响。调研发现,疫情对煤炭企业有一定的冲击影响,调研期间多数煤炭企业均已复工复产,但员工返工率相对较低。疫情对与煤炭企业经营产生较大影响,其中中小型矿井的资金压力较大,大型矿井的流动资金储备相对充裕。各企业对未来形势持乐观态度,半数以上企业认为此次疫情造成的影响仅是短期的,不会造成长期影响。面对疫情,煤炭企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应对疫情,超八成被调研者认为自身企业应对疫情较及时。针对调研结果提出政策建议,对疫情下煤炭行业发展乃至能源行业发展及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王健
    2020,40(4): 42-49.
    摘要 ( ) PDF ( 1900KB ) ( ) 可视化 收藏
    首先分析了疫情对煤炭供给和需求的影响,从煤炭生产和进口两个方面考察疫情对煤炭供给的影响,并深入研究煤炭下游的电力、钢铁、建材和化工行业受疫情的冲击情况及对煤炭需求的影响,然后分析了疫情对煤炭价格的影响,并对2020年煤炭价格进行了预测。研究认为疫情对煤炭供需影响差异较大,在供需失衡、国际油价暴跌等背景下,未来的煤炭价格将继续承压向下。最后提出了深化煤炭供给侧改革、完善煤炭价格调控机制、加快煤矿智能化建设等政策建议。
  • 卢晓燕
    2020,40(4): 50-55.
    摘要 ( ) PDF ( 1499KB )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爆发蔓延,对全球及我国经济、能源发展造成重大影响,煤炭行业上下游均遭到重大冲击。阐述了新冠疫情对我国国内和国外煤炭市场的影响,展望后期煤炭市场走势,提出了促进煤炭市场平稳运行的建议。研究认为,疫情对煤炭需求的冲击要远大于生产端,阶段性加剧了国内外煤炭市场供需宽松局面,导致市场价格短期内剧烈下跌。建议煤炭企业加强对煤炭市场的分析研判,坚持按需组织生产,加快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共同维护煤炭市场平稳运行。
  • 王兵, 吴英东, 陈思卿, 刘朋帅
    2020,40(4): 56-62.
    摘要 ( ) PDF ( 1700KB ) ( ) 可视化 收藏
    新冠疫情对我国经济造成巨大影响,煤炭开采业也受到一定冲击,对其影响路径的分析有助于制定政策应对疫情。从宏观和微观角度,通过对煤炭产业链、煤炭价格、煤炭运输、企业微观生产与运作等影响路径进行剖析发现:随着疫情得到控制,煤炭供给全面恢复,而其下游产业复工复产延迟导致煤炭短期需求锐减;煤炭进口受疫情影响短期暴增,随着供给恢复未来进口量将下降;煤炭价格受短期内供过于求影响持续走低,形势不容乐观;微观上,疫情并未对煤炭生产与运作造成严重影响,且对煤炭企业复工复产影响逐步缓解,但宏观形势倒逼煤炭生产企业调整生产计划和开展中长期订单合同管理,有序释放产能。
  • 能源经济

  • 袁显平,朱玉洁
    2020,40(4): 63-6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弄清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1978—2018年陕西省能源消费总量和生产总值的实际数据为样本,应用简单散点图、Pearson相关系数法、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等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1978—1990年存在能源消费到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而1991—2018年存在经济增长到能源消费的单向格兰杰原因。
  • 赵晟楠
    2020,40(4): 69-7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十三五”规划将煤炭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主线。为促进煤炭产业以“安全、高效、绿色、智慧”为标准的高质量发展,提升其全要素生产率成为当下迫切需求。根据WIND咨询金融数据库中煤炭产业上市公司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煤炭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率及其分解效率。结果表明,煤炭产业整体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率呈下降趋势。较低的规模效率是造成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上中下游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呈波动变化趋势。进而采用OLS模型对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企业规模扩大不利于促进煤炭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研发投入对企业效率产生显著抑制作用,政府扶持对企业效率产生正面影响。

  • 发展论坛

  • 刘闯
    2020,40(4): 76-8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经济社会开展工作根本遵循,是煤炭行业发展的首要任务。为研究确定煤炭高质量发展内涵,建立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现代化煤炭工业体系,采用归纳和类比论证的方法,回顾高质量发展概念的提出和发展过程,归纳总结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研究制约新时代煤炭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短板,类比提出煤炭高质量发展基本内涵,并提出建设现代化煤炭工业的7大体系。研究成果对推动我国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价值。
  • 企业管理

  • 杨森,王文晴
    2020,40(4): 82-8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顺应世界潮流,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企业进行碳信息披露的呼声越来越高。梳理了国内外碳信息披露质量评价的有关文献,针对高排放的煤炭行业公司设计了以低碳战略和政策、减排举措、低碳绩效3个维度为基础的碳信息披露质量评价新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选取了28家煤炭行业上市公司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从纵向看,碳信息披露质量整体水平逐年增长,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绿色发展理念的效果;从横向看,煤炭行业上市公司整体碳信息披露质量多在“中”等级及以上,但存在较大差异,表现出与资产规模呈现明显的相关性。最后从政府、企业和社会等多个角度提出针对性建议,力图提高煤炭企业的碳信息披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