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导论

  • 刘传庚
    2020,40(10): 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能源经济

  • 郭建利,孙春升
    2020,40(10): 4-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不断推进,行业的产能调控也来到了新的阶段。煤炭产能调控政策有效性评价研究能够帮助检验现有煤炭产能调控政策的影响效果,指导国家行业管理部门煤炭产业政策的制定。收集了33家煤炭上市公司的数据,构建了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了去产能政策对行业整体以及主要产煤省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创新能力、安全水平以及绿色发展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产能调控政策在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安全水平及绿色发展水平方面都有显著的积极作用,主要产煤省和非主要产煤省在各个方面受到的影响略有不同。而创新水平的发展则需要进一步的政策支撑。
  • 赵长红,邱燕妮,袁家海
    2020,40(10): 14-1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输煤和输电是解决我国煤炭资源分布不均和消费区域不协调问题的两种能源运输方式。浩吉铁路的投运大幅提升了北煤南运的运输能力,缩减了运输时间和成本,相对于特高压输电是否更具有经济性成为关注的焦点。为了比较浩吉铁路输煤和特高压输电的经济性,分别选取了三种输煤和特高压输电方案,用LCOE模型进行计算,得到各个方案的度电成本,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利用浩吉铁路输煤到华中地区,在较短的运距内,输煤更经济,但是运距较大时,输电可能更具有经济性。
  • 刘原奇
    2020,40(10): 19-2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煤炭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 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是全国煤炭价格变动的风向标。通过分析影响环渤海动力煤价格变动的指标,构建出环渤海动力煤现货价格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并对下阶段进一步完善模型提出建议。
  • 能源与环境

  • 周丁琳,李爱军,刘雨豪,邓倩
    2020,40(10): 27-4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LMDI模型与Theil指数方法,分别对2005—2017年间我国八大区域代表性省份的城乡居民生活碳排放进行综合分析。首先对各省份的人均碳排放进行基于时间序列的LMDI分解分析,结果表明:收入水平、城镇化主要对该指标具有正向效益,而能源价格与碳排放系数主要起逆向作用。其次,运用Theil指数测算地区间、地区内居民碳排放的空间不平等性,发现地区间差异起主导作用。针对两类空间差异,建立指数分解模型,结果表明:能源结构、能源强度、人均收入是形成地区间人均碳排放差异的主要因子,影响地区内城乡间人均碳排放差异的关键因素是人均收入。最后,通过中国内地、中国香港、美国的人均用电量对比,推断出中国内地居民的生活能耗及相关碳排放存有很大上升空间。
  • 马峥,崔豫泓
    2020,40(10): 45-4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区选取19个省市,使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计算低碳全要素生产率,按照对能源供给敏感性分组,用双重差分研究能源结构优化对低碳经济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有显著影响,对能源依赖程度不同的省市低碳经济发展受能源结构优化的影响有显著不同。
  • 赵阳
    2020,40(10): 50-5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绿色发展是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运用EBM模型与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分别从静态与动态两个维度考察2013—2017年中国25省(市、自治区)煤炭产业绿色发展效率。研究发现: 2013—2017年,所选取的25个省份的煤炭产业绿色发展效率平均值分别为0.698 9、0.642 1、0.560 6、0.607 3、0.525 7和0.606 9,表明煤炭产业绿色发展效率呈现一定的波动性。从产煤大省的煤炭产业绿色发展规模效率来看,规模效率也呈现波动性变化,部分省份规模效率递减,从产煤大省的煤炭产业绿色发展技术效率看,大部分省份技术效率呈现递增的趋势。
  • 发展论坛

  • 吴群英,陈劲,刘艳,钱坤,江深
    2020,40(10): 56-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榆神矿区具备成为我国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示范矿区的理想条件,引入科技创新发展模式对榆神四期矿区施以高质量开发对我国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角度,探讨榆神四期矿区科技创新发展所需的创新理论支撑,表述科技创新发展模式之于榆神四期矿区的现实价值。提出榆神四期矿区构建产业创新基地、区域协同共同体和国际开放创新平台的“三步走”建设思路,结合实际情况明确各阶段建设路径,并提出3个层面的政策建议,为榆神四期矿区未来建设提供助力支持。
  • 张华明,元鹏飞
    2020,40(10): 61-6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重点研究资源税征收方式由从量计征转变为从价计征后,山西省关于资源税征收的改革效益及现存问题。改革效益包括降低企业综合税负、提高征管效率、提高财政收入与公平以及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并针对山西省税制现存税收范围狭窄、生态治理不足、未有效体现资源禀赋差异以及促进资源转型功能不足等问题,提出提高税率水平、重设税科、扩大征税范围等政策建议。
  • 企业管理

  • 颜休嘉
    2020,40(10): 68-7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能源企业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法和结构方程模型,量化分析卓越绩效模式六大过程要素(领导、战略、顾客与市场、资源、过程管理、测量分析改进)对能源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卓越绩效模式六大过程要素均对能源企业经营绩效产生正向影响,且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领导、战略、资源、测量分析改进、顾客与市场和过程管理,可为能源企业科学导入卓越绩效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 牛克洪
    2020,40(10): 74-7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变革任务,煤炭企业要想把握住市场机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对于商业模式进行不断的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介绍了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内涵及必要性;其次,通过分析商业模式创新需要把握和处理的有关问题,明确了大型煤炭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总体思路;最后,提出煤炭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 李华新,战彦领,陶磊
    2020,40(10): 80-8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煤炭行业环境发生较大变化,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已经难以适应煤炭企业的发展需求,战略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等更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介绍了国内外对煤炭企业成本管理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煤炭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实施全成本管理的必要性,研究构建与实施全成本管理体系,为加强煤炭企业成本管理提供参考。
  • 周建峰
    2020,40(10): 85-7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岗位职级管理制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追溯了岗位职级管理的根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岗位职级管理的对策,以此建立人才的多通道职业发展体系,提升国有大型企业集团的人力资源管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