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导论

  • 谢秋野
    2019,39(7): 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本刊策划

  • 李瑞忠,陈铮,苏宏田
    2019,39(7): 4-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2018年的总体情况,对世界和我国能源消费的形势进行了总结分析,梳理了我国重点领域清洁能源替代水平提高及能源普遍服务水平改善情况,结合我国2018年能源效率、能源价格、能源清洁低碳化水平、能源安全等多维度对我国能源绩效进行了评价。最后,对2019年我国能源消费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并提出相关建议。
  • 杜伟,孙哲,赵春阳,初赓
    2019,39(7): 10-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2018年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和结构,分析煤炭、石油、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的生产情况。在加工转换环节,重点分析炼油和煤电行业发展情况。在分析2018年能源投资与建设总体情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勘探开发、电源建设和油气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投资建设情况。分析了我国能源进口来源和对外依存度情况,以及能源安全形势。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 苏伯尼,王宁
    2019,39(7): 15-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总结梳理2018年世界能源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汇总了我国能源科技创新取得的主要成果,并深入分析目前存在的短板。最后,对于未来我国能源科技发展方向提出加快能源核心技术自主研发、加强能源装备创新发展、积极培育能源新业态、加强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等针对性建议。
  • 初赓,张新宇
    2019,39(7): 19-2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阐述了能源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梳理了2018年能源行业相关政策,主要包括打赢蓝天保卫战、促进清洁能源健康发展、推进能源领域供给侧改革、深化能源领域体制改革等。分析了部分热点政策的影响,并对未来政策的引导方向提出了建议。
  • 付兆辉,戚野白,秦伟军,张新宇
    2019,39(7): 24-2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当前我国化石能源发展面临的总体供需宽松、化石能源达峰、创新智能发展、高质量发展4个形势,分析了化石能源发展中存在的供需逆向分布、资源约束严重、清洁利用水平偏低、油气设施建设缓慢、化工产品竞争力不足、体制机制改革较慢等6个主要问题,并从优化煤炭生产布局、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稳油增气保障供应、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炼油化工健康发展、油气体制机制改革、海外多元供应等7个方面,提出化石能源发展的对策建议。
  • 市场分析

  • 刘勃,龚大勇
    2019,39(7): 29-3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阐述了2019年上半年我国煤炭价格运行情况,分析了影响煤炭市场运行的主要因素;从煤炭供应和需求两个方面对2019年下半年煤炭市场走势进行了预测。认为,2019年下半年煤炭市场总体呈现供需宽松格局,煤炭价格中枢将整体下移。
  • 郭黎娟
    2019,39(7): 34-3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中价·新华焦煤价格指数(CCP)和CCP辅助分析系统为主要分析工具,以炼焦煤的主要下游用户钢铁产业为需求对象,分析了2019年下半年中国炼焦煤供需形势。总体认为,2019年上半年炼焦煤进口量超预期,生铁产量增幅明显,强粘高硫煤价格低估,年内炼焦煤市场总体保持平稳。
  • 理论探索

  • 张全瑜,赵壮
    2019,39(7): 40-4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煤炭行业特点,先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2017年煤炭产出量前8的省份的煤炭供应链效率进行静态分析,然后运用Malmquist指数对这8个省份2010—2017年的煤炭供应链效率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煤炭行业供应链整体水平较低,煤炭行业全要素处于不稳定状态,但总体呈上升趋势,煤炭产能及绿色供应链发展仍有可提升的空间,煤炭行业相关设施的利用程度仍可提高。
  • 秦容军
    2019,39(7): 45-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分析“煤炭-经济-环境”三者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煤炭-经济-环境”协同度评价指标体系,对比不同协同度评价的计算方法,提出与指标体系相适合的隶属度计算模型,并以内蒙古为例,研究了内蒙古“煤炭-经济-环境 ”协同发展情况,从协同角度为我国区域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决策提供了参考。
  • 马刚,赵蕊,李妮妮
    2019,39(7): 51-5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环境治理问题是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战略任务之一,针对煤炭企业环境治理绩效评价体系的缺失问题,依据煤炭行业环境治理战略和平衡计分卡理论,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4个维度确定了煤炭企业环境治理10个战略主题,根据10个战略主题设计了19项环境治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12家典型煤炭企业2015—2017年的36个样本数据,运用熵值法客观确定了19项指标的权重,为煤炭企业环境治理绩效评价提供了一套科学可行的评价体系,有助推动煤炭企业绿色发展。
  • 发展论坛

  • 解媛媛
    2019,39(7): 56-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山西省煤炭产业的去产能推进以及由此引发的人员安置问题对全国煤炭市场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根据国务院以及山西省出台的有关职工安置政策规定,将山西省煤炭去产能人员安置成本分为:内部退养成本、分流安置经济补偿成本、解除合同经济补偿成本及其他成本,并设置3种情景分析和比较山西省煤炭去产能人员安置成本,经过对比发现:实施20%内部退养和80%分流安置情况下的人员安置成本最低,而实施20%内部退养和80%解除劳动合同给予经济补偿情况下的人员安置成本最高,这3种情景下的其他费用均不变。根据研究结论,山西省在推行煤炭行业去产能过程中,应引导煤炭企业拓宽职工安置渠道,适当提高内部退养安置比例。
  • 张紫恒,谭旭红
    2019,39(7): 61-6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化解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中存在的转型进展缓慢和金融支持无力问题,以吉林省辽源市的转型路径为例,通过探究金融支持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和绿色金融保障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特征,系统分析了不同金融工具在辽源市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优缺点及可能带来的资源型城市转型新问题。最后,根据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具体特点和需求,提出了绿色金融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可为其他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参
  • 赵彦雄
    2019,39(7): 66-6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受宏观经济下行及矿业市场低迷影响,地质勘查市场急剧萎缩,煤炭地质单位产业发展陷入困境。结合煤炭地质单位的发展历史和现状,通过现有案例、可持续发展理论及生态文明建设等,分析当前煤炭地质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新时代产业特征,阐述了在新时期国家政策导向下,煤炭地质单位产业转型发展路径。
  • 徐竹财
    2019,39(7): 70-7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培育形成经济增长新动能,以新矿集团为例,分析了大型煤炭企业高质量转型发展面临的压力,阐述了转型升级发展的方向,介绍了大型煤炭企业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为抓手,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做法,为大型煤炭企业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 管理宝鉴

  • 包兴
    2019,39(7): 74-7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两化融合是煤炭企业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和整体可持续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重大举措。基于近200家煤炭企业两化融合评估数据,开展实证分析,并从单线应用、综合集成、协同与创新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煤炭行业两化融合的现状与特点,探索研究了未来两化融合发展方向,为煤炭行业推进两化融合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 王乐
    2019,39(7): 79-8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供应链协同的相关理论基础,阐述了构建供应链协同管理信息平台的必要性,简要介绍了主要建设内容和实施步骤。最后,总结了该平台在实际企业应用效果,并就可能出现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实际应用成效表明,该平台在提高大型能源集团管理效率、降低供应链成本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 财会与审计

  • 王珅
    2019,39(7): 84-8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2013—2018年在上海交易所和深圳交易所上市的34家煤炭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选取9个反映煤炭上市公司财务发展状况的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煤炭上市企业的财务绩效进行评价,对同期各家上市公司的偿债、盈利、营运和发展能力进行比较。实证结果表明,在各个主成分中,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对煤炭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影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