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导论

  • 崔涛
    2019,39(3): 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理论探索

  • 吕涛,侯潇然,
    2019,39(3): 4-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作为最大的能源消费国、煤炭消费国、石油进口国,中国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时,中国能源发展对全球能源变革、全球能源与气候治理也有重要的影响。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能源问题,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革命的重要论述为中国特色能源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能源革命重要论述的时代背景、能源革命重要论述的根本出发点、能源革命重要论述与五大发展理念之间的关系、能源革命重要论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之间的内在关系4个方面,论述了能源革命重要论述的理论逻辑。
  • 李琰,崔欣
    2019,39(3): 9-1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铁路是我国最主要的煤炭运输方式,将因子分析与熵权值和TOPSIS相结合,对1998—2017近20年的16项相关运输指标的数据进行分析。以熵值法的差异系数对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和因子得分系数进行调整,消除指标间多重共线性及指标权重不确定问题,从而构造加权规范矩阵,并计算出每年的因子综合得分与理想解的相对贴近度,以贴近度的测算评价其发展并预测趋势。实证研究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消除指标间的多重共线性,合理为指标赋予权重,得到更为客观的评价结果,建立多元回归预测模型可靠、有效。
  • 刘志雄,陆扬
    2019,39(3): 16-2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对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拓展式,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利用我国31个省际(不包含港澳台)2000—2016年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电力产出、溢出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整体电力产出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但部分省区电力价格扭曲导致电力部门对该地区的经济增长贡献不高。东部地区存在大量省际间壁垒,整体电力产出对经济增长呈现负的溢出效应。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都出现正的溢出效应,技术进步的溢出效应在发电量与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中起到催化剂作用,资本与劳动力投入对经济增长呈现负的溢出效应。政府在调节经济活动中出现过度干预,抑制了经济增长。因此,我国需要完善统一的电力市场规则,减少政府干预,提供更多机会增强市场活力,继续提升电力交易模式市场化水平,加强技术研发投入,开发与利用新能源。
  • 杨显明,高莉苹
    2019,39(3): 24-3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淮南市和攀枝花市为案例,从工业结构变动系数、工业结构转换频度系数、转换方向系数、所有制结构多元化指数和霍夫曼系数几个量化指标着手,对比分析了单一型资源城市和复合型资源城市主导工业、关联产业和基础产业的演进情况。结果表明:单一型资源城市工业结构的“锁定效应”强于复合型资源城市,但复合型资源城市重化程度强于单一型资源城市;单一型资源城市工业企业所有制多元化程度高于复合型资源城市,两者的演变规律具有高度一致性;煤炭资源型城市的接续替代产业以承接外部产业发展为主,复合型资源城市则立足特色资源内生发展特色产业。
  • 市场分析

  • 云小鹏
    2019,39(3): 35-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煤炭是我国最重要的基础能源,在生产和能源消费中占重要的作用。利用CGE模型研究了我国煤炭价格变化对能源需求总量及结构、电力生产总量及结构、GDP与部门的产出以及能耗及碳排放的影响,构建我国CGE模型,研究相关变量的影响效应。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宏观经济以及煤炭价格的波动影响政策提出了建议。
  • 赵笙凯,吕靖烨
    2019,39(3): 41-4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郑州、大连两个期货交易市场的煤炭期货价格以及中国煤炭现货价格,运用协整分析法和ECM误差修正模型对现煤炭期货市场价格是否有效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Grawger因果关系检验煤炭期、现货价格之间存在的关系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煤炭期货市场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保持长期的价格相关性联系,煤炭期货价格在一定程度上有着价格发现和价格指导的功能,并对煤炭现货价格产生直接的影响。煤炭期货市场价格也进一步影响着煤炭现货市场的生产和消费,为煤炭行业的平稳发展奠定基础,甚至是让能源市场整体供求格局变得更加稳健和有效。
  • 发展论坛

  • 张皓月,张静文,何彦雨
    2019,39(3): 48-5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国外碳税征收的模式及特点,梳理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发展情况,对目前两大主流碳减排措施——碳交易及碳税的模式进行对比研究,结合国外的碳治理路径选择及效果分析,认为我国需要进一步完善碳交易市场的立法与监管体系,合理确定碳配额,适当调节碳资产价格,考虑碳税与碳交易并行体系,规范碳减排市场。
  • 陈茜,任世华
    2019,39(3): 54-5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对商品煤供应质量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调研分析了商品煤供应质量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从用户端分析了满足高质量发展的商品煤供应质量要求,提出了针对不同用户提供定制化、优质化、高端化产品的发展定位,并提出企业提高商品煤供应质量的具体建议。
  • 吐提亚·热扎
    2019,39(3): 59-6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采用柯布—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和SPSS多元回归,针对新疆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得出新疆能源消费主要以煤炭等传统能源为主的清洁能源利用效率低、能源转换率底、新疆能源消耗模式为高耗能低产出等问题,并提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发展新能源的对策。
  • 王淑博,姚源
    2019,39(3): 64-6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比分析我国与印度采矿设备检测检验认证存在的差异,研究合作互认评价关键技术和风险管控技术,为我国与印度采矿设备安全认证合作互认创造技术基础并提供重要借鉴,为加速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采矿设备安全认证合作互认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 苗鹏,徐通
    2019,39(3): 68-7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从煤矿采掘现状出发,分析目前煤矿采掘绩效评价出现的问题,构建煤矿采掘绩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G1法对各个评价指标赋予权重,在此基础上,利用灰色评价方法以A煤矿为例进行了算例分析,A煤矿采掘绩效评价得分为一般水平,A煤矿应该加强安全水平和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高其作业效率。构建的评价指标为煤矿采掘绩效能力评价提供了指导,丰富了相关理论框架。
  • 王挺,解东辉
    2019,39(3): 73-7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雇主品牌提供了一个从员工角度评价企业的全新视角,旨在通过对人才的吸引和对人力资本的有效管理和开发,为企业打造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能力。根据对煤炭企业雇主品牌塑造现状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应用4P理论提出符合煤炭企业实际情况的雇主品牌建设策略,旨在提升煤炭企业雇主形象,进而积极吸引潜在员工并增强现有员工归属感,真正发挥人才在引领和支撑煤炭企业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 管理宝鉴

  • 吕靖烨,杨华
    2019,39(3): 77-8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2017年我国全面启动碳排放交易市场,第三方监管机构已成为政府对碳市场监管的重要工具,但也出现了与企业合谋进行违规排放等问题。为研究碳市场背景下,控排企业、第三方监管机构以及政府部门决策给社会福利带来的影响,建立起三方演化博弈模型,通过复制动态方程以及雅克比矩阵确定出演化稳定均衡策略,从而在罗尔斯主义社会福利函数的理论基础上,得出具体的社会福利函数。通过研究发现,对企业及监管机构违规操作的罚金、企业行贿成本、企业违规排放的额外经济收益以及对环境的损害、政府复查成本等是影响演化稳定均衡策略以及社会福利函数的主要因素。在现有技术水平下,社会福利函数无法确定确切的最大值。在此基础上,为控制企业排放量,增加居民幸福感,从以上几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 李小鹏,孙英倩,王晓迪
    2019,39(3): 83-8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煤炭企业煤质管理中职责界定不清、相互推诿的问题,引入责任矩阵,首先对煤质管理过程进行梳理,确定煤质问题涉及的部门和人员,其次对部门和人员进行责任界定,最后建立煤炭企业的煤质管理责任矩阵。将煤炭企业煤质管理责任管理清晰地体现在煤质管理责任矩阵中,使煤炭企业煤质管理主体责任管理权有所属、事有所任、责有所归。这对解决煤炭企业煤质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和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