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导论

  • 崔涛
    2019,39(10): 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本刊策划

  • 陈郭石,周丁琳,李爱军
    2019,39(10): 4-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及国家控制CO2排放的中长期目标,开发了一个动态投入产出多目标优化模型,对2020—2050年期间我国经济增长、能源消费和CO2排放进行预测。该模型的目标函数是对研究期间GDP累计的最大化和CO2排放总量的最小化,制约条件是产业的动态投入产出平衡、能源消耗、规划期间内的GDP平均增速等。根据经济发展模式和碳减排力度共设立了9种情景,包括常规发展、一般高质量发展和强化高质量发展3种经济发展模式下的3种碳减排情景(基准情景、低碳情景和强化低碳情景)。研究结果表明:提高行业增加值率、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能耗利用效率是实现高质量经济发展、降低能耗和CO2减排目标的重要措施。
  • 于鹏伟,张豪,魏世杰,齐子睿
    2019,39(10): 15-2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最新的能源统计数据,绘制了2017年中国的能流图,研究了主要能源的供应、加工转换和消费情况,并将其与碳流图相关联分析碳排放增长的能源因素。结果表明:2017年的能源消费总量较2016年增长了2.7%,第二产业部门能源消费占了消费总量的66%左右,第三产业能源消费为消费总量的19%;生活消费方面,城镇与乡村的能源消费存在很大差异,乡村的能源结构优化有很大潜力;碳排放方面,2017年中国的碳排放总量为95.77亿t,与2016年相比增长了2.4%。最后,对于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参考。
  • 吕靖烨,杜靖南,沙巴·拉苏尔
    2019,39(10): 23-2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欧盟碳金融市场作为全球最大、最成熟的碳排放市场,碳金融市场期货价格波动已经显现出一定规律。我国碳金融期货市场还处于筹划阶段,探究欧盟碳期货动态变化规律,对其价格进行预测,不仅可以丰富碳金融市场的相关理论,而且为我国碳期货市场的发展、防止碳价格过度波动、稳定碳价格提供借鉴。ARIMA模型已广泛应用于金融领域,能较好把握时间序列动态规律,运用ARIMA模型,选择2013年1月至2018年7月EUA期货结算价作为分析数据,对欧盟碳期货交易价格作为期3个月的预测。预测结果显示,在未来3个月碳期货价格依然会有较大幅度的波动。总结欧盟碳期货历史价格剧烈波动的原因,提出我国建设碳期货市场应从设置碳价波动区间、允许碳配额跨期存储、加大财政补贴力度3方面着手完善碳期货市场价格稳定机制。
  • 理论探索

  • 王艳丽,杨帆
    2019,39(10): 30-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宏观经济政策会对微观企业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以2007—2017年A股新能源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对新能源企业投资行为及投资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财政补贴政策会引发新能源企业投资过度行为,进而导致新能源企业投资效率低下;②税收优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新能源企业投资规模,缓解其投资不足的现象,从而提升其投资效率,且没有迹象表明其会引发投资过度行为;③在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驱动下,不同产权性质和不同地区新能源企业投资行为存在差异,即相比国有企业而言,财政政策引发的投资过度以及投资效率降低的问题在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而税收政策的作用力微乎其微。相对于东部发达省份而言,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对新能源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在中西部地区中更加显著。
  • 王建良,刘睿
    2019,39(10): 41-4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天然气产量变化曲线呈非对称状性,且可能存在多个生命旋回的现象,将一个生命旋回看作一个产量循环,选取多循环广义翁氏模型作为预测模型。为消除循环个数选择的主观性对结果带来的影响,引入F检验得到改进的多循环广义翁氏模型,并以此模型预测我国天然气产量。结果表明:在现有的技术条件,我国天然气产量峰值将于2028年到来,峰值产量约为1 858亿m3。而如果考虑未来勘探和技术投入,我国天然气产量将保持较长时期的增长,高峰产量在2055—2060年出现,峰值产量为3 982亿~4 663亿m3。通过与国际主流能源机构对我国天然气产量预测的结果对比发现,目前的技术水平达到的储量值与国际能源机构的预测相差甚远,只有持续增加勘探投入、提高技术水平才能持续推动天然气产量的增长,维持天然气行业的稳定发展。
  • 发展论坛

  • 贾凯威,王迎樵
    2019,39(10): 48-5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煤炭行业为例,通过28个煤炭企业的面板数据深入探究不同成长能力、企业规模的公司去杠杆过程对盈利状况的影响,并按照成长能力与公司规模将样本组分类后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由于预算软约束、企业杠杆与盈利“倒U型”非线性关系的存在,企业去杠杆短期对盈利状况有正面影响,成长能力较低、规模较小的企业去杠杆对企业盈利状况的影响更为显著。企业应当采取稳健的去杠杆策略,找到最优债务杠杆比例,调整企业的资本结构,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供给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改善煤炭企业的资产结构和状况,进而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动力。
  • 刘健,范家文,姚西龙,葛帅帅
    2019,39(10): 58-6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煤炭、可再生能源、储能及氢能相融合的多能互补系统是实现山西省能源革命排头兵的重要措施。分析山西省多能互补系统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开发模式及发展对策,结果表明:山西省以煤为主的能源供给结构是多能互补系统发展的障碍,构建“可再生能源+废弃井巷抽水储能”和“可再生能源制氢”是实现山西省多能互补系统的一个重要措施;通过电力辅助服务及补贴政策,为山西省多能互补系统的快速发展提供政策支持,该研究能够为山西省能源综合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 韩博,王婉洁
    2019,39(10): 64-6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阅读大量相关文献基础上,介绍国家矿山公园的发展历程、空间分布与影响因素、规划与工程设计、评价标准与类型、灾害防治与环境监测预警及建设发展模式等。总结我国国家矿山公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与对策,分析了未来我国国家矿山公园建设中的重点研究内容:如何对矿山公园开展较好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以期指导国家矿山公园朝着多元化和多功能价值的方向发展,有效实现矿山生态环境的修复和资源枯竭型矿业城市转型。
  • 郭青
    2019,39(10): 70-7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煤电研究领域的文献信息进行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可以为煤电行业研究者准确把握该领域的研究前沿热点提供理论参考。采用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可视化的方法,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2000—2019年与煤电研究相关的期刊文献进行定量统计,从发文时间分布、发文期刊分布、高产作者和发文主体研究机构等方面,对煤电研究领域研究现状进行可视化分析,并基于CiteSpace 软件进行共被引分析和关键词分析,对煤电研究领域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进行科学揭示,以期对其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提供思路上的借鉴和参考。
  • 刘汉斌1,2,张亚宁1,程芳琴1
    2019,39(10): 78-8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山西省关闭矿井资源利用现状,山西省在关闭煤矿煤层气抽采、地下地上空间资源利用方面取得的巨大进步,但也面临着资源赋存条件和赋存不清、开发利用单一、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建议山西省首先应进行全省关闭矿井普查,摸清关闭矿井资源家底和赋存特征及开发利用条件。开展关闭煤矿的管理和开发利用标准的政策和制度研究,建立关闭矿井资源调查、开发利用评价体系;在开发利用上,应运用系统思维和矿井全生命周期理念,因地制宜、统筹利用煤矿关闭矿井资源,达到资源效应、生态效应和经济效应的和谐统一,并重视关闭矿坑水的处理及二次利用。

  • 管理宝鉴

  • 蒋斌
    2019,39(10): 83-8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当代经济迅猛发展,经营环境日趋复杂,单一的业绩评价工具已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只有系统全面的整合不同的业绩评价工具,才能更好的为企业创造价值。从施工企业行业的现状出发,提出施工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随后进行具体指标体系的构建,并以ZT企业为例,通过计算得分评价企业经营优劣,为其他施工企业业绩评价体系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