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导论

  • 范宝营
    2019,39(1): 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改革聚焦

  • 李晋平
    2019,39(1): 4-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能源革命和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以潞安集团为例,阐述了大型煤炭企业以培育新型高端现代煤化工为特色的转型升级的意义和必要性,包括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动供给侧改革、企业转型升级,介绍了大型煤炭企业培育新型高端现代煤化工为特色的转型升级主要做法和实施效果,为大型煤炭企业转型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 范文生,郭黎娟
    2019,39(1): 11-1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煤钢焦产业链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早实践者。阐述了中国焦煤长协、中价·新华焦煤价格指数及中国焦煤品牌集群成立的重大意义,循着新时代、新要求、新模式,围绕中国焦煤长协、中价·新华焦煤价格指数、中国焦煤品牌集群三项经济学实践,从主要内涵、经济学意义、展望3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有关建议。
  • 李维明,任世华,田辉
    2019,39(1): 16-1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河北省强力推进煤炭“去产能”,是切实落实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能源革命战略的具体体现。通过描述去产能的背景和意义,分析河北省推进去产能的工作进展情况和取得的成就,研究当前面临的三大突出性问题,包括存量债务处置、职工分流安置、转型升级,提出化解煤炭过剩产能的后续措施,为全国尤其中东部煤炭资源城市(区域)的转型提供可复制经验,进一步推进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
  • 理论探索

  • 袁子鼎,许建,张金锁
    2019,39(1): 20-2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煤炭作为陕西省基础能源的地位难以动摇,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其价格上涨对陕西省各经济部门运行有着重要影响。基于陕西省2012年投入产出表,利用相关数据进行投入产出分析,从成本推动的角度测算煤炭价格上涨100%时对各经济部门价格水平的影响效应,分别探讨了煤炭价格波动对各产业经济影响的传导路径,进而分析其对经济的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在陕西省经济结构中,煤炭价格波动对以煤炭为生产原料的高耗能行业影响程度较大,对于农业生产和服务业影响程度较小。陕西省可以通过加强煤炭价格体系的建设,从而实现经济稳定发展。
  • 路世昌,于溪雯
    2019,39(1): 26-3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煤炭采掘洗选行业工资及其影响因素,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利用2013—2016年晋陕蒙三地的长面板数据,应用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回归分析地区煤炭采掘洗选行业工资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煤炭采掘洗选行业工资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煤炭采选行业发展水平的综合影响。
  • 夏宗洋,彭亦廷,宋陈澄
    2019,39(1): 32-3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煤炭行业协同创新发展有利于推动煤炭行业突破发展瓶颈,加快转型步伐。为了实现煤炭行业发展,通过构建网络层次结构模型并结合熵权法,分析各指标的权重关系,对比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结果表明:政策完善程度、单位GDP能源消耗率、行业协同意愿以及设备更新率是制约煤炭行业协同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并从3个角度进行讨论并据此提出相关策略。
  • 发展论坛

  • 樊金璐
    2019,39(1): 39-4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围绕北方清洁供暖集中和分散两种主要方式,从技术经济环境性等方面进行了量化综合评价,对于集中供暖,地热供暖、先进燃煤锅炉、热电联产既环保又经济;对于分散供暖,先进燃煤炉既环保又经济。在不考虑补贴情况下,借鉴英国燃料贫困标准判断国内城镇居民基本能够承受清洁供暖成本,而农村居民仅可承受清洁燃煤供暖成本。最后,提出进一步结合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制定可操作性的清洁取暖政策的建议。
  • 张峰玮,曾琳
    2019,39(1): 45-5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煤矿固废品种煤矸石为对象开展了深入研究,预测了煤矸石相关资源化产品的全国市场需求以及内蒙古准格尔目标市场需求,并以此为基础完成了对全国及内蒙古准格尔煤矿固废中远期潜在经济价值的分析。
  • 申万
    2019,39(1): 52-5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我国资源禀赋的特点以及煤炭在我国能源体系中长期担任保障性角色的现状,研究了现代煤化工对有效降低石油对外依存度、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意义,分析煤炭价格与原油价格的相关性,得出:在低油价时,现代煤化工行业将承受较高的市场风险,煤化工企业应延伸产业链,走高端化、差异化的发展路线,改变我国在相关领域产品高度依赖进口的现状。
  • 秦容军
    2019,39(1): 57-6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煤炭开采现状分析,系统梳理了煤炭安全绿色开发相关政策内容,从行政管制和经济工具角度对现有政策进行分类,通过构建煤炭安全绿色开发政策评价指标体系,对相关政策进行评价,分析煤炭开采政策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 郑德志
    2019,39(1): 62-6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高效低碳的能源体系,而煤层气开发利用具有节能、环保、安全等多重效益,作为常规天然气最可靠的补充能源将迎来发展空间。为促进新时期我国煤矿区煤层气产业发展,科学评价煤层气产业政策实施效果,采用定性评价法,从近期煤层气产业发展、科技支撑、社会与环境效应3方面对比分析了产业政策实施效果,提出了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存在的相关问题,从政策体系、财政补贴等角度提出了进一步促进煤层气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 耿莉萍
    2019,39(1): 66-7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人力资本投资对于煤炭企业提升人力资源管理至关重要,由于缺乏有效地人力资本投资,导致煤炭企业面临人才存量不足,质量不高、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考核培训不到位、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据此提出了煤炭企业加强人力资本投资的路径,并以某矿生产科工作人员为例,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指标,运用专家打分和层次分析法,得出了该岗位人力资本投资方案,对于煤炭企业加强人力资本分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李小炯,
    2019,39(1): 71-7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分析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利用对于煤炭行业、生态环境、经济运行的现实意义,结合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利用现状,认为仍旧存在相关政策不合理、资源利用效率低,技术推广应用有难度等问题。提出强化政策支持、加强技术创新、统筹推广应用等发展建议,对于加快推动能源消费革命,提高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有效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管理宝鉴

  • 吕波
    2019,39(1): 76-8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我国煤炭产销地域差异、企业组织自身结构、企业间信任程度、信息化程度和供应链整体效益进行客观分析,阐述了煤炭供应链协同理论,对比传统供应链管理与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差异,构造煤炭贸易中供应链协同管理模型,提出在煤炭贸易中战略协同、利益协同、业务协同、信息协同、库存协同和服务协同管理。最后对供应链协同管理进行评估,将协同指标分解成为13个二级KPI指标,并对指标进行量化并进行评估,找出差距。
  • 颜爱华,黄珊珊
    2019,39(1): 83-8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人力资源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分析精益管理模式下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探讨现有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与精益管理模式之间的差距,提出精益管理模式下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优化的途径,并以A煤炭企业为例,介绍实施精益人力资源管理取得的效果。